连旬淫雨苦相侵,日色阳和贵似金。
天地有情还涕泪,风云无处不萧森。
田夫望岁抛锄立,词客愁霖拥鼻吟。
转瞬沧桑凡几变,新亭未上已沾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与评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格式要求”,然后根据诗句内容理解诗意,把握形象,分析语言,最后对表达技巧及效果进行评价。解答此题时可结合全诗分析。
(1)
辛卯春日即事:在辛卯年春日即景吟咏之作。
“连旬淫雨苦相侵”,“连旬”形容雨水连绵不断的样子,“淫雨”指久雨不晴的天气,“苦”是痛苦的意思。这两句写诗人在春日里即景而作,面对连绵不断的淫雨,感到十分的痛苦。
“日色阳和贵似金”。日色阳和,阳光明媚温暖,贵似金。这两句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
(2)
“天地有情还涕泪”:“天”指上苍,“地”指大地,“情”指感情,“涕泪”指眼泪,泪水。这四句写诗人看到久雨不晴的天气,心中不禁生出伤感之情,为大自然所动情。
(3)
“风云无处不萧森”:“风云”指风雨云气,“萧森”指萧条冷森。这四句写诗人看到久雨不晴的天气,看到风吹雨打,草木凋零的景象,心中不禁生出伤感之情,为大自然所动情。
(4)
“田夫望岁抛锄立”:田夫,农民,抛锄,停止耕作,立,站。这四句写农民看到久雨不晴的天气,担心收成不好而停下耕作,站在田间等待雨停的好天气。
(5)
“词客愁霖拥鼻吟”:词客,文人雅士,愁霖,久雨。这四句写文人雅士因久雨而愁闷,只能抱着鼻子哼唱小调来抒发心中的郁闷之情。
(6)
“转瞬沧桑凡几变,新亭未上已沾襟”:转瞬,转眼之间;沧桑,世事变迁;沾襟,悲伤得流泪。这四句写诗人感叹世事变迁的无常,感叹人生短暂,感叹自己还没有登上新亭就已经开始伤心了。
【答案】
示例一
辛卯春日即事
连旬淫雨苦相侵,日色阳和贵似金。
天地有情还涕泪,风云无处不萧森。
田夫望岁抛锄立,词客愁霖拥鼻吟。
转瞬沧桑凡几变,新亭未上已沾襟。
译文:
连续多日的淫雨不停地侵袭着人们,晴朗的天气珍贵得像金子一样。
上天有情意,也流下了泪水,风雨无处不在,一片萧索凄清。
农民放下手中农具站在田头,诗人因久雨而愁闷,只能抱着鼻子哼唱小调来抒发心中的郁闷之情。
转眼之间世事发生了巨大变化,诗人还未登上新亭就已经开始伤心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小令。辛卯为唐高宗咸亨元年(670),诗人此时正在长安应试。
第一段写诗人对久雨不止的不满情绪。首二句写春日久雨给人们带来不便,使人感到痛苦不堪。三句点出天气,以“贵似金”写出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之大。后两句则由写天气转向写人。前句写天地对久雨的反应;后句写风云对久雨的感受。天地有情,也不免要流下泪水;风云无处不萧森,可见其心情之沉重。
第二段借景抒情。首句承上启下,总括全篇主旨。接着三句从不同角度具体描写久雨带来的影响:农民抛锄待雨,文人抱琴吟咏,都表现了人们对久雨的无奈和不满。后两句又由实转虚,由眼前之事转入历史之思。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转瞬之间便发生了巨大变化,令人不胜唏嘘。最后一句“新亭未上已沾襟”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自己尚未登上新亭就已经满腹心事,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与不安的心情。
这首七绝写得细腻入微,情景交融。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自然景色的千姿百态,使景物更加鲜明生动。同时,诗人又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