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望不极,天外一鸿过。
万岭夕阳尽,孤城寒色多。
芦笳满亭堠,羽檄度关河。
遥忆龙庭士,严霜正荷戈。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写登高望远的情状,次句写鸿雁过境的情景,三、四两句写城边景色。最后两句写龙庭士在寒霜中持戈戍守边疆。
【答案】
译文:登上榆林城我站在高处极目眺望,远远地看见一只大雁飞过天边;夕阳西下,群山的尽头,万岭都沐浴着落日的余晖,而榆林城的寒意更甚;亭台上吹起芦笳声,军情告急,羽檄如流星划向边关。遥想那龙庭之士,正披风荷戈,守卫疆场。
注释:“凭”字点出诗人身临其境,“雁过”一句写雁阵飞过天空,“尽”、“多”二字写出了夕阳映照下的群山之广和榆林城的苍茫,“芦”“亭堠”等词语描绘出边关的雄浑气势,“遥忆”、“严霜”两句写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登临榆林城时所见所感,以雁过天际来烘托出诗人的孤寂之感。诗的前三句分别用雁过天边和万岭夕阳作衬,突出榆林城的荒凉与孤独,后三句又从侧面渲染榆林城的冷清,最后两句又由想象回到眼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思念之情,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