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黯澹压边楼,雪满黄河冻不流。
野烧连山胡马绝,何人月下唱《凉州》。
暮色中,阴霾的云层压在边关的楼阁之上,黄河上积雪厚重,却无法流动。
野外燃烧着烽火,连山的北胡都陷入了寒冷之中,马匹绝迹。
是谁在月下高唱《凉州》?
暮云黯澹压边楼,雪满黄河冻不流。
野烧连山胡马绝,何人月下唱《凉州》。
暮色中,阴霾的云层压在边关的楼阁之上,黄河上积雪厚重,却无法流动。
野外燃烧着烽火,连山的北胡都陷入了寒冷之中,马匹绝迹。
是谁在月下高唱《凉州》?
丽情曲 昔会春江曲,美人知我心。——在春天的江边,我们相会了,你(美人)知道我(诗人)的内心。 朝遗白玉佩,夕赠紫璚琴。——清晨,我把白玉佩送给了你;傍晚的时候,我把紫檀木琴送给了我心爱的人。 梦入楚天远,愁连湘水深。——我在梦中进入了遥远的楚国天空,我的愁思也像湘江的水一样深沉。 刺桐花又落,黄鹄断佳音。——刺桐花又凋谢了,我的爱侣的消息也断绝了。 译文: 在春天的江边相遇,你了解我的心事。
【注释】 黄花:指菊花。思不胜:不胜悲愁。 王粲:汉末诗人,曾流寓荆州,后入曹魏。李膺:东汉名士。 韩陵:山名,在今山西临汾县西北。 【赏析】 《暮秋即事》一诗,以“暮秋”为题,却写尽深秋景色和心情;又以“即事”为题,却写出了人生之慨,感慨良多。 首句“十见黄花发”,点明时间是晚秋季节。“黄花发”,即菊花开花,是深秋的标志。“孤樽”句,写诗人饮酒的情景。“孤樽”,指独饮的酒杯。诗人独自举杯饮酒
诗句输出:盈盈上阳女,愁思起中宵。 译文: 春天的宫殿里,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眼神充满了忧愁和思念。 注释: - 盈盈(yíng yíng):形容女子娇媚、美好的样子。 - 上阳:这里指皇宫中的一处庭院或宫殿。 - 愁思:忧愁和思念。 - 中宵:半夜时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美丽女子的夜晚情景,表达了她的忧愁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解析】 此诗首联点题,写听琴。次联“声落石崖迥”写弹琴声在山涧回荡,“兴当秋夜深”则是说此时此地弹琴正合秋意,为下文作铺垫。颔联写弹琴者。颈联写听琴者。尾联写听琴时所见之景。 【答案】 ①吾儿解幽事,露坐一弹琴。②声落石崖迥,兴当秋夜深。③潭龙乘月色,山鬼傍松阴。④飒飒天风起,清商满翠岑(译文:我的儿子了解隐退的情趣,他坐在山中,弹奏着琴弦。琴音飘散到石崖间,仿佛是那秋天之夜,万籁俱静
侠客行 家住渭桥边,追随侠少年。 斗鸡输宝剑,逐兔落金鞭。 日下长楸陌,霜高太白天。 新从霍骠骑,裘马独翩翩。 注释: - 侠客行:一种古代诗歌形式,通常用于抒发豪情壮志。 - 家住渭桥边,追随侠少年:描述诗人居住在渭桥附近的环境,并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侠士的愿望。 - 斗鸡输宝剑,逐兔落金鞭: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斗鸡、追逐兔子的场面,以及使用宝剑和金鞭作为武器的情景。 - 日下长楸陌,霜高太白天
【注释】 ①毛侍御:名仁甫,字侍御。 ②归别业:回到自己的住宅。 ③高枕:指安于闲散生活。 ④树杪:树枝的尖端。孤云度:指孤鹤飞过。 ⑤黄花:即菊花,这里指秋天的菊花。留晚计:留下晚秋之计,即准备过冬。 ⑥白鸟:白色的野鸭。识幽情:懂得隐居的情趣。 ⑦嵇(ji )中散:指东晋人嵇康,字叔夜,以高尚的气节著称。 ⑧疏慵:疏懒、慵懒。是养生:是养生之道。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之作
【译文】 秋野 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洁白的霜花,树林里红叶稀少。秋云淡淡飘荡着,山中太阳晚霞映照。三河一带战火纷飞,一骑兵疾驰而来,报讯。中原多勇士,谁能解晋阳之围。 注释: 1. 地阔清霜满:广阔原野之上,霜花弥漫,一片洁白。 2. 林寒赤叶稀:秋天的树林里,红色的树叶已经变得稀少。 3. 野云秋澹澹:秋天的野云淡薄而低垂。 4. 山日晚辉辉:傍晚时分,夕阳洒在山上,形成美丽的光辉。 5.
【译文】 驻足淇门驿,傍晚驻马在夕阳之下,空寂的大厅内暑气蒸腾。暮色中烟霭笼罩着官署之树,寒雨中驿站孤灯独自闪烁。浊酒聊以解忧,悲歌抒发壮志;与老友相别,三径荒芜无人耕种。 【注释】 1. 宿淇门驿:在今山东濮阳西。 2. 暝烟:黄昏时升起的轻烟。暝,天黑。 3. 官树合:官府树木枝叶交合在一起。 4. 寒雨:秋雨。驿灯:指驿路上的灯光。 5. 浊酒:浑浊的酒。 6. 三径:三条小路。 赏析:
诗句释义: 幽期何惮远,秋色满山川。 译文: 多么期待的相约啊,不怕路途遥远。秋天的景色充满了山川。 诗词注释: 1. 幽期:指一个秘密而美好的约定。 2. 惮远:不怕路途遥远。 3. 秋色:指秋天的景色。 4. 山川:泛指山和河。 5. 正有:恰好有。 6. 东篱菊:指在东边的篱笆旁边的菊花。 赏析: 这首诗是谢榛的作品《同宋子纯杜约夫晚渡漳河访李淑东》中的一句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此题,要逐句对诗句进行品鉴,分析诗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等。“直上断岸悬”,意为:径直登上断崖绝壁之上。“崎岖一径缘”,意为:曲折险峻的小径延伸着。“白云秋满壑”,意为:秋天里,白云飘荡在深沟壑间。“红树老参天”,意为:枫树挺拔,苍老高耸。“神护轩皇鼎,灵通太乙泉”,两句是互文,意思是:神灵庇护着轩辕黄帝的铜鼎,灵气沟通了太乙真人的泉水
【注释】 飞将:汉武帝时名将李广。龙沙:指沙漠。逐虏还:驱赶入侵的匈奴,使之归去。夜驱驼马:夜间赶着骆驼和马匹回燕京(今北京)。燕关:古燕国地界。残月:即上弦月。横笛:吹奏乐器,形如长竹筒。梅花:指雪后之梅。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边塞战争胜利归来的诗。首句写将军凯旋,“飞将”二字点出其英勇善战;次句写将士夜行,“入燕关”,说明他们已胜利归来。“谁横笛”,表明凯旋之师在胜利之后仍不忘故土风情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技巧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理解其意思,在此基础上把握其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注意要结合诗歌的注释来理解。“塞上曲”的意思是:在塞外大漠之上,高高的旌旗挥动,荡开了野地云层,天边的金戈铁鼓声与雁鸣交织在一起,回旋于天空;傍晚时分,落日半挂在山头,追击着狡猾的敌人,弯弓射向远方的李陵台(即李陵墓)。 【答案】
秋声塞外,边情难诉 塞上曲·其一(王昌龄)中,诗人以深沉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壮阔而凄清的边塞秋色图。首句“秋生关塞晓霜飞”描绘了边塞晨曦初露时,霜花纷飞的景象,既表现了季节之早寒,又烘托出了将士们艰苦的生活环境。 次句“日上辕门探骑归”,展现了戍守边地的将士们在日头升起时,依然在营帐前探询归途的将士情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之情。然而,这种思乡之情并未能转化为战场上的胜利
注释: 雁儿掠过同云,飞过戍楼,秋天的菊花含着寒气,没有盛开。迷茫之中,金秋时节的小路在夜幕下显得更加幽深,而我却还没有寄去一件寒冷的衣服给远方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以及他在异乡的思乡之情。诗中的“九月雪”指的是秋天的景色,但在这个季节里,作者却感到寒冷和孤独。他看到大雁拂过同云,飞过戍楼,秋天的菊花含着寒气,却没有盛开。这让他感到迷茫和无奈。同时,他夜拥金微路
【注释】 砂碛茫茫黑水流:指沙漠中黑河蜿蜒。 胡儿六月换羊裘:指在沙漠地区牧民的夏天,人们会换上皮衣来御寒。 骆驼背上吹芦管:指在沙漠中,人们用吹奏乐器的声音来驱赶沙暴。 风散龙荒作冷秋:指风声在空旷的原野上飘荡,使原本寒冷的季节变得更加凉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沙漠中的壮美画卷,展现了沙漠地区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的“金笳曲”指的是一种在沙漠中常见的乐器——笛子
碧眼名王貂鼠衣,天寒走马猎金微。 弯弓仰射双雕下,日晚穹庐带雪归。 注释:碧眼名王指的是蒙古人,他们的王被称为碧眼。貂鼠衣是蒙古人的服饰,颜色是黑色,因为貂鼠毛色偏黑而得名。"天寒走马猎金微"中的"金微"是指打猎的地方,在冬季寒冷的天气里去打野兽。"弯弓仰射双雕下"中的"双雕"指的是两只鹰或两只雕,这是狩猎时常用的猎物。"日晚穹庐带雪归"中的"穹庐"是蒙古帐篷的意思,表示傍晚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