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气乾坤迥,孤怀岁月迟。
龙荒天尽处,雁塞腊残时。
冻涩莓苔径,寒凝冰雪池。
云山成惨澹,雾树隐参差。
醉后宁无感,歌中别有悲。
雅交应道合,僻性复谁知。
客久频归梦,年衰几会期。
相逢不披豁,何以重遐思。
冬夜刘伯东官署同谢侍郎杨总制吴郎中王计部宴集
浩气乾坤迥,孤怀岁月迟。龙荒天尽处,雁塞腊残时。
冻涩莓苔径,寒凝冰雪池。云山成惨澹,雾树隐参差。
醉后宁无感,歌中别有悲。雅交应道合,僻性复谁知。
客久频归梦,年衰几会期。相逢不披豁,何以重遐思。
【注释】
浩气乾坤迥:浩气,豪迈的气概;乾坤,指天空和大地。
孤怀岁月迟:孤独的心情在漫长的岁月中愈发深沉。
龙荒天尽处:龙荒,形容地势高峻荒凉的地方,这里比喻仕途的艰辛与遥远。
雁塞腊残时:雁塞,雁阵飞过的边塞,这里代指边塞;腊残,指农历腊月将尽,即冬天。
莓苔径:莓苔,一种生长在阴湿地方的植物,其叶多汁、柔软,常被用来覆盖地面,形成苔藓覆盖的小路。
冰雪池:冰雪,指冰封的池塘,常用来形容冬季寒冷的景象。
云山成惨淡:云山,指云雾缭绕的山景,这里用来形容山色阴沉、景色萧瑟。
雾树隐参差:雾树,指树木被雾气笼罩,显得朦胧不清;参差,形容树木排列不整齐或参差不齐。
醉后宁无感,歌中别有悲:醉后,借酒浇愁,但心中仍有所感;歌中,通过歌曲表达内心的悲伤。
雅交应道合:雅交,高雅的友谊;道合,意指彼此志趣相投,志同道合。
僻性复谁知:僻性,指性格独特、与众不同;复谁,又是谁。
客久频归梦:客久,指长时间在外做客;频归梦,频繁梦见自己回家的情景。
年衰几会期:年衰,指年纪渐长,体力和精力逐渐衰退;几会期,指还能有多少机会相聚的时间。
相逢不披豁:披豁,开朗、爽快的样子;这里指与友人重逢时心情舒畅。
何以重遐思:何以,为什么;重遐思,再次想念远方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刘伯东在冬夜与谢侍郎、杨总制、吴郎中等人在官署举行的一场宴会上所作。全诗以豪迈的气概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悲凉的山水画卷。
首联“浩气乾坤迥,孤怀岁月迟”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豪迈气概和孤独感怀的深沉情感。诗人感叹自己的胸襟宽广、志向远大,同时也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道路的漫长。
颔联“龙荒天尽处,雁塞腊残时”则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和冬日的寒冷氛围。诗人用“龙荒天尽处”来形容边塞的辽阔和艰难险阻,用“雁塞腊残时”来形容冬日里边塞的寂静和寒冷。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边塞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对边疆将士艰苦生活和英勇奋斗的赞美之情。
颈联“冻涩莓苔径,寒凝冰雪池”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生活环境。诗人通过对冻涩的莓苔和小溪的描述,传达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和艰苦。同时,“寒凝冰雪池”也表现了冬日里冰雪覆盖的池塘景色,给人以寒冷之感。
尾联“云山成惨淡,雾树隐参差”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感慨。诗人用“云山成惨淡”来形容冬日里云层的浓密和山色的暗淡,用“雾树隐参差”来形容树木在雾气中的模糊不清状态。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边塞的自然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赞美之情。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艰苦生活的无奈感受。同时,诗歌还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友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