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竖苦相迫,经年与尔俱。
方书闲自简,药裹不时需。
岂有长桑秘,能令病骨苏。
君从何处授,曾饮上池无。
《余病羸久心源叶君授我禁方喜赋》是明代诗人韩日缵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原文如下:
二竖苦相迫,经年与尔俱。
方书闲自简,药裹不时需。
岂有长桑秘,能令病骨苏。
君从何处授,曾饮上池无。
译文及注释:
- 二竖苦相迫,经年与尔俱。
- “二竖”指的是疾病。
- “苦相迫”描述了疾病对作者的困扰和折磨。
- “经年”表示一年或更长时间。
- “与尔俱”意为疾病一直伴随着他。
- 方书闲自简,药裹不时需。
- “方书”指的是医学著作。
- “闲自简”意为在空闲时间自行研究医学知识。
- “药裹不时需”意味着药物的需求不规律,有时需要时没有。
- 岂有长桑秘,能令病骨苏。
- “长桑”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医圣扁鹊或神农等古代名医。
- “秘”表示秘密或不为人知的方法。
- “能令病骨苏”意味着能够治愈疾病。
- 君从何处授,曾饮上池无。
- “君”指诗人的朋友或老师。
- “何处”表示询问朋友或老师的传授之地。
- “曾饮上池”可能是一个比喻,暗示着朋友或老师曾经教导过他如何治疗或预防疾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疾病的无奈和对医疗知识的渴望。通过诗歌,诗人展现了自己与疾病斗争的决心和毅力。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古代医学的智慧和价值。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疾病时,我们应该积极寻求医疗知识和治疗方法,以期早日康复。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面对疾病的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古代医学的重要信息,使我们更加了解古代人们的医疗经验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