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休沐后,献岁已更三。
簪绂心偏远,斓斑态转憨。
导舆时藉草,绕膝或分柑。
采采兰堪撷,循陔每自南。

【注释】

庚申:指元日,即正月初一。元日:新年的开始。休沐:休假。献岁:新年。簪绂:古代官员戴的官帽和印信。斓斑:色彩纷杂貌。导舆:引导车驾。藉草:指在野外搭起帐篷休息。绕膝:环绕着膝盖。分柑:指分食瓜果。采采:形容采摘兰草时的样子。循陔:顺着田野的边长走,比喻在田野间劳作。每自南:常常从南方回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元日(春节)休假后写的诗篇,表达了他过节的心情。

开头两句“我从休沐后,献岁已更三。”意思是说自从我度过了春节假期以来,新的一年已经过了三个。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论语·阳货篇》:“三年之丧,至期不施哀;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孔颖达疏:“三年之丧,谓父母之丧也。”这里用孔子的话来说明过春节之后就要开始新的工作。二是《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晋侯赏从师者,介之推不言禄,请赏于三臣……从师反,曰:‘吾君子也,所不与同命。’”介之推是晋国的忠臣,这里用它来表明自己对新工作的认真态度。

中间四句“簪绂心偏远,斓斑态转憨。”意思是说由于远离家乡,心情远隔千里之外,所以觉得一切都变得很憨厚了。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谢灵运被贬到永嘉(今浙江温州),他在那里写了一首题为《初去郡》的诗,其中有“羁怀久多感,还顾怨终天”的句子。这里以谢灵运自喻,说自己虽然远离家乡,但内心却感到一种惆怅和不安。二是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里的“故乡”,指的就是他的家乡成都。杜甫有一首诗叫《逢杨五十二》,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少陵野客人,早岁去尘埃。……此身饮北斗,谁料通星回。老吟秋月下,瘦觉病蝉哀……故山今在眼,孤宦昔闻台。”这里的“孤宦”,也是说自己一个人在外为官。杜甫在这里用这两个典故,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异乡,但却时时怀念着家乡成都,怀念着故乡的亲人。

最后两句“导舆时藉草,绕膝或分柑。”意思是说有时为了避乱而带兵打仗,有时又带着家属到处流浪,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里也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将军韩信追至,围之数重。夜闻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羽抽黄金慷慨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这里是韩信自称自己有盖世之才,但是时运不佳,所以最终落得个乌江自刎的命运。二是《汉书·李广传》:“广家贫,常牧羊大泽中,纵其意,欲独善其身,颇历险……广将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无所损。”这里是李广在打猎的时候,看见草丛中的石头以为是老虎而射击它,结果把箭射到了石头上,却没有射中老虎。李广由此感叹自己没有射中老虎,是因为自己的箭法不够准确。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节日期间的种种经历和感受,表现了他对国家、对人民深沉的爱。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个人命运和前途的深深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