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红于染,津亭耐岁寒。
青岚烟未罩,赤烧火初残。
不是迎霜老,应为向日丹。
冬林秋色在,正好隔江看。
丹枫
枫叶红于染,津亭耐岁寒。
青岚烟未罩,赤烧火初残。
不是迎霜老,应为向日丹。
冬林秋色在,正好隔江看。
注释:
- 丹枫:指红色的枫叶,常用来比喻秋天的景色。
- 枫叶红于染:形容枫叶的颜色鲜艳,如同被染色一般。
- 津亭:古时设在河流或湖泊边供行人休息的亭台。
- 岁寒:指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常用来形容坚韧不拔的品质。
- 青岚烟未罩:形容山间的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受。
- 赤烧火初残:形容夕阳西下,火焰逐渐熄灭的景象。
- 迎霜老:形容植物在寒冷季节中仍然保持生机。
- 向日丹:形容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
- 冬林秋色:形容冬天树林里的秋色,给人一种宁静、萧瑟的感觉。
- 隔江看:形容从远处观赏景色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景色和大自然的魅力。首句“枫叶红于染”直接点明主题,用“红于染”来形容枫叶的颜色之鲜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接着,“津亭耐岁寒”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津亭在这里象征着坚持和毅力,耐寒则暗示了这种品质能够抵御严寒。第三句“青岚烟未罩”,用“青岚”和“烟未罩”描绘了一个朦胧而神秘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接下来两句,“赤烧火初残”和“迎霜老”,通过色彩对比和季节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尾句“冬林秋色在,正好隔江看”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和对远方景物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