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路难逢霁,侵晨踏雪来。
有田皆种玉,无树不成梅。
疲马冲泥怯,饥乌阻冻回。
风霜良已厉,款语劳舆台。
【注释】
德安道中大雪:在德安途中遇到大雪。
征路难逢霁,侵晨踏雪来:道路崎岖,很难遇到晴天,清晨起来踏着积雪而来。
有田皆种玉,无树不成梅:田地里都种着玉石,没有树木却能长出梅花。
疲马冲泥怯,饥乌阻冻回:疲惫的马被泥水困住害怕,饥饿的乌鸦被严寒阻止不飞。
风霜良已厉,款语劳舆台:风霜十分严酷,我向车上的人打招呼表示慰问。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描写了作者在一次旅行中遭遇大雪时的所见所闻。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富有生活实感和艺术魅力。
首联“征路难逢霁,侵晨踏雪来。”是说旅途艰辛,难逢晴日,而天刚蒙蒙亮,就踏着雪花上路了。“征路”点明此行是为了赴任而外出的,“难逢霁”则暗示此次出行是在连日阴雨之后。诗人于清晨踏上征途,冒着寒气,迎着飘洒的雪花。“侵晨”说明天气之寒冷,“踏雪来”表明旅途的艰辛。“征路难逢霁”,写路途艰难,“侵晨踏雪来”写出发的时间,这两句是第一联的内容。此联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远行时恶劣的天气状况,渲染了旅途的艰辛。
颔联“有田皆种玉,无树不成梅。”写沿途所见景物。诗人看到田野里都是种植的玉石一样的庄稼,没有树木却长满梅花一样的果树。“玉石”与“梅花”相对,形成鲜明对照;“有田皆种玉,无树不成梅”,运用对仗手法,既写出了景物特征,又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此联是第二联的内容。这两句诗以景物描写衬托诗人的情感,表现诗人不畏艰难的精神。
颈联“疲马冲泥怯,饥乌阻冻回。”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马匹疲惫不堪,在泥水中挣扎前进;饥鸟因严寒受阻不能飞翔。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形象地刻画了一幅冬日旅途图,展现了诗人的行程之艰难,也体现了他对百姓的同情。这两句是第三联的内容。此联以动衬静,以景写情,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同情心。
尾联“风霜良已厉,款语劳舆台。”写诗人对车夫的慰问。风霜严寒,诗人担心车夫的身体会受到影响。他向车上的人打招呼表示慰问,希望能得到他们的热情款待。此句是第四联内容最后一句,也是全诗的结尾。此联以情感人,表达了诗人对车夫的关心之情。
这首诗语言质朴无华,意境深远,富有生活实感和艺术魅力。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和诗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它还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