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跻济胜帐无能,叠嶂回峦翠且层。
碧见山腰云欲合,红知海底日初升。
洞中丹灶千年火,天半苍崖万岁藤。
病骨须烦烟岛鹤,骖乘方许拟同登。

望飞云

攀跻济胜帐无能,叠嶂回峦翠且层。

碧见山腰云欲合,红知海底日初升。

洞中丹灶千年火,天半苍崖万岁藤。

病骨须烦烟岛鹤,骖乘方许拟同登。

注释:

  1. 攀跻济胜:攀登进入胜地。济胜:指登上山顶。
  2. 叠嶂:重叠的山峦。回峦:环绕的山峦。
  3. 碧见:指看见碧绿的山色。
  4. 红知:指看到红色的云霞。
  5. 丹灶:指道士炼丹用的炉子。
  6. 天半苍崖:指山峰的一半在天空之中。
  7. 病骨:身体瘦弱。
  8. 骖乘:即“骖乘”。
    赏析:
    首联写登上峰顶所见之景。诗人登山越岭,攀登到了山顶,但未能找到理想的观赏胜地。“叠嶂回峦翠且层”一句,描绘了连绵起伏、层层叠叠的山脉,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颔联写从高处远眺,所见之景。“碧见山腰云欲合”,诗人站在高处,看到了碧绿的山腰上,云雾缭绕,仿佛要合拢起来,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红知海底日初升”,诗人又从高处俯瞰下去,看到了海面上,太阳刚刚升起,红光闪闪,照亮了海平面,给人一种温暖而希望的感觉。
    颈联写山上景色的变化和特点。“洞中丹灶千年火”一句,诗人想象着山洞深处,有一座丹灶,燃烧了千年的火焰,虽然已经熄灭,但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天半苍崖万岁藤”,诗人又想象着山峰的半腰,生长着万年长的藤蔓,象征着生命力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尾联写诗人的感受和想法。“病骨须烦烟岛鹤,骖乘方许拟同登”,诗人因为身体虚弱,需要坐在烟雾缭绕的岛上鹤旁休息,只有在得到陪伴和照顾后,才有机会一起攀登这座高山。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诗人渴望亲近自然、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