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鸳行叹索居,兹来领郡意何如。
孤樽一夕萍踪合,万井三年菜色舒。
绩配西京循吏传,地仍东鲁圣人居。
携尊野醉非无事,省稼行春尽可书。

兖州守王巽梧年丈招饮嘉禾堂

一别鸳行叹索居,兹来领郡意何如。

孤樽一夕萍踪合,万井三年菜色舒。

绩配西京循吏传,地仍东鲁圣人居。

携尊野醉非无事,省稼行春尽可书。

注释:

  1. 兖州守王巽梧年丈招饮嘉禾堂:兖州,古代地名,今山东省境内,王巽梧是当地的一位官员。他年丈邀请王巽梧饮酒于嘉禾堂。
  2. 一别鸳行叹索居:鸳行,指夫妻或恋人之间。索居,即独居,形容一个人孤独生活。
  3. 兹来领郡意何如:此句表明王巽梧现在担任了郡守的职位,询问自己的表现如何?
  4. 孤樽一夕萍踪合:孤樽,指独自一人喝酒。萍踪合,比喻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的生活找到了归宿。
  5. 万井三年菜色舒:万井,指许多村落。菜色舒,形容乡村的景色恢复了生机。
  6. 绩配西京循吏传:绩配,指政绩与名声相称。西京,古代对首都的称呼。循吏,指恪守职责、勤政为民的官员。
  7. 地仍东鲁圣人居:地仍,意味着这个地方依然保持着东方的风貌。圣人居,指的是这个地方曾经是孔子的故乡。
  8. 携尊野醉非无事:携尊,拿着酒壶。野醉,在野外喝酒。非无事,表示不是没有目的的事情。
  9. 省稼行春尽可书:省稼,即巡视农田。行春,春天里进行农耕活动。尽可书,表示这些经历都可以记载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兖州守王巽梧宴请朋友饮酒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联:“一别鸳行叹索居,兹来领郡意何如。”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感慨以及新任郡守的迷茫和困惑。“一别”是指与朋友分别;“鸳行”是指夫妻或恋人之间的恩爱。“叹索居”则是感叹自己独居异乡的孤单和无助。“兹来领郡”则表示自己刚刚上任为郡守。而“意何如”则是询问自己的表现如何。这里的“意何如”既包含了对自己能力的质疑,也包含了对未来的担忧。
    颔联:“孤樽一夕萍踪合,万井三年菜色舒。”描述了诗人在任上度过的一个夜晚,与朋友们举杯畅饮,如同水中的浮萍找到了归宿一般。同时,他也看到了乡村的繁荣景象,农民在田野上辛勤耕作,菜园里的蔬菜茁壮成长。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颈联:“绩配西京循吏传,地仍东鲁圣人居。”这里,“绩配”指的是政绩与名声相称,而“西京”则是对首都的称呼。“循吏”指的是恪守职责、勤政为民的官员。“东鲁”则是对孔子故乡的称呼。这里诗人用“绩配”、“循吏”来赞美自己能够像西京的循吏一样恪守职责,而“地仍东鲁圣人居”则表示这个地方依然保持着东方的风貌。这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尾联:“携尊野醉非无事,省稼行春尽可书。”这是对全诗的总结。“携尊野醉”表示诗人在闲暇之余喜欢饮酒作乐;“省稼行春”则表示他在农忙季节亲自下田劳作;“尽可书”表示这些经历都是值得记录和传承的宝贵财富。这里的“非无事”强调了诗人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即使身处高位也不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最后一句更是将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推向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