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侨寓凤凰台,献赋依然被放回。
痴叔未廑明主问,同人喜共阿玄来。
棹移燕子矶头月,装带庾公岭上梅。
镇日柴门无剥啄,凭君一为破莓苔。

【注释】

(1)姬:这里泛指妻子。侄拉:侄子名,字拉。同社林六长:林六长和侄拉是好友。自秣陵赋此志喜:在自秣陵赋诗表示喜悦。

(2)侨寓:寄居。凤凰台:南京城西有凤凰山,山上有凤凰台,相传为南朝宋时宋武帝所建。献赋:指作赋。被放回:被罢官归家。

(3)痴叔:对侄子的戏称,意即愚顽之叔。明主问:指得到君主赏识。

(4)阿玄:即萧子良的儿子萧宏。阿:通“啊”,语气词。来:来到。

(5)棹:船桨。燕子矶:地名,在今南京市东北长江岸边。装带:指穿着打扮,装束。庾公岭:在今南京东郊钟山南麓。庾:指东晋庚亮、庾翼兄弟。庾氏三兄弟都有才学,当时人称他们为“庚、庾、桓三公”。梅:指梅花。

(6)镇日:每天。柴门:柴草做的门。无剥啄:敲门声。剥啄,击物而声,此处指敲门声。破莓苔:指铲除了门前的青苔。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侄子侄女在南京凤凰台上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侄子侄女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意象,如凤凰台、凤凰山、凤凰台等,以及燕子矶、庾岭梅等景物,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

首联以“侨寓凤凰台”开头,点明了诗题中的南京城西有凤凰山,山上有凤凰台,传说是南朝宋时宋武帝所建。接着用“献赋依然被放回”来表达作者虽然曾经被罢官,但仍然坚持作赋,表现出他的才华和毅力。

颔联以“痴叔未廑明主问”开头,意为“愚蠢的叔叔没有得到君主的赏识”。接着又用“同人喜共阿玄来”来表达作者与侄子侄女一起回到南京的喜悦之情。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意象,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以“棹移燕子矶头月”开始,描绘了诗人乘船离开燕子矶的场景;“装带庾公岭上梅”则表现了诗人离开庾岭上的梅花时的感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诗人的行踪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

尾联以“镇日柴门无剥啄”开头,意为“每天柴门都是静悄悄的”。然后又用“凭君一为破莓苔”来表达作者希望有人来拜访他的愿望。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意象,使得诗句更加含蓄有力。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又有人物的情感变化,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