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云气何苍苍,长江万里来汤汤。龙蟠虎踞宅帝王,凿山断岭自秦皇。
孙吴、司马、六代至南唐,神皋帝辇争辉煌。馀分紫色那可当,偏安假息真彷徨。
宋、金之季鞑靼强,腥风六合云日黄。百年理极胡运亡,天命真人靖八荒。
手持尺剑旋天纲,一洗乾坤混万方。考卜定鼎开百皇,钟山云气何苍苍!
【注释】
①钟山:即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郊,因山上有钟山寺而得名。
②苍苍:青色。
③汤汤:浩浩荡荡的样子。
④龙蟠:指龙盘踞之地,这里指钟山一带的地势。虎踞:指虎蹲踞之地,也指钟山一带的地形,这里指南京一带。帝王:指帝王所居住的地方。
⑤凿山断岭:指秦始皇时开凿的秦直道,从云阳经九嵕、太和至甘泉,全长约900里。自秦皇:指自秦始皇以来。
⑥孙吴:指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和南梁的都城建康。司马:指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六代:指南北朝的宋、齐、梁、陈、南陈、后周等国,共六个国家。
⑦神皋:指钟山周围的地域。帝辇:指皇帝的车驾。争:争斗。辉煌:光彩照耀。
⑧馀分:指剩下的部分。紫色:指帝王的服饰颜色,这里指帝王的余辉。那可当:哪里值得担当。
⑨偏安:指偏安一隅苟安。假息:暂时安定。真彷徨:真的无所适从。
⑩鞑靼:指蒙古族的统治者。胡运:指胡人的运势,这里指蒙古族的运气。腥风:指战乱的气息。六合:指天地四方。日黄:阳光昏暗的意思。
⑪理极:指天命已经尽了。胡运亡:指蒙古族的运气已经没了。天命真人:这里指明朝末代皇帝崇祯。靖八荒:平定天下。
⑫定鼎:指定都。百皇:指历代皇帝。钟山云气何苍苍:指钟山一带山势雄伟,云雾缭绕,景色十分壮丽。
【赏析】
此诗是明末诗人高启的《登钟山》组诗之一。钟山在今南京市东北,为东南形胜之地,历来为帝王巡猎驻跸之所,因而钟山风景秀丽,古迹颇多。作者以豪迈的气势,赞美了钟山的自然美和历史美,表达了对明王朝兴亡的感慨。
首联写钟山之景,描绘出一幅气势恢宏的江山图画。“云气”二字总括全篇,点出了钟山的特色,又与首句的“钟山”相呼应。接着由远及近,描写钟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长江万里来汤汤”,写出了长江奔腾不息、浩瀚无垠之势;“龙蟠虎踞宅帝王”则形象地描绘出钟山的雄壮险峻,显示出钟山作为帝王之居的非凡气势。“凿山断岭自秦皇”一句,既写出钟山的历史地位,又表明钟山自古就是帝王建都之处。
颔联写钟山周边地区的历史变迁。“孙吴”、“司马”、“六代至南唐”,分别指的是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南北朝时期的东晋、南朝宋、南朝梁、南朝陈、南唐等六个朝代。这些朝代虽然都曾建都于此,但最终都未能长久地维持下去。而钟山及其周边地区的辉煌,却一直延续至今。“神皋帝辇争辉煌”一句,既写出了钟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繁荣景象,又表明了钟山及其周边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政治中心。
颈联写钟山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上的政治风云变化。“余分紫色那可当”一句,既是对钟山周围环境的描述,又暗含了对钟山及其周边地区政治命运的感叹。“偏安假息真彷徨”,则是对当时明朝政治形势的概括。在这里,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深切同情。
尾联写钟山的历史地位以及作者对此的感想。“宋、金之季鞑靼强”,既回顾了钟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变迁,又指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腥风六合云日黄”一句,既描述了当时的战乱景象,又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百年理极胡运亡”一句,既是对当时历史大势的概括,也是对明朝灭亡的惋惜与感叹。最后两句,“天命真人靖八荒”,“真人”一词既指作者自己,又指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以钟山为中心,通过对钟山及其周边地区的描绘,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