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暖初回,疏雨兼和风。
新晴临晓江,万象一镜中。
策杖访僧寮,披榛小径通。
梵音令人静,世事皆楚弓。
【注释】
和陶杂诗七首:作者在《和陶诗》中,共写了七首杂诗,这里只选了其中的一首。杂诗:指与陶渊明的诗歌风格不同的诗。暖初回:暖风刚刚吹过,春意开始回归。
兼和风:同时有和风。和风:春风。疏雨兼和风:微风细雨。
新晴临晓江:天气晴朗,江水澄清,映照出万物的倒影。
万象一镜中:万物都像明镜一样清晰地映在江水里。万象:各种事物,指万物。
策杖访僧寮:拄着手杖到寺中去看望和尚。
披榛小径通:踏着青草,走过荆棘丛生的小路,进入寺门。
梵音令人静:佛教寺庙里的诵经声使人感到心静。梵音:佛家语,指诵经声。
楚弓:楚国的弓,比喻世事的艰难。
【赏析】
此诗写春游,描绘了一个宁静、清雅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佛法的领悟和感悟。全诗用词精炼、生动,意境开阔、深邃。
“春半暖初回,疏雨兼和风。”
春天到了一半,暖风刚刚吹过,春意开始回归。细雨与和风相伴相随。春半:春天的一半,即春季的一半。暖初回:温暖的气息刚刚吹过。春末:春天的末尾。
疏雨兼和风:细雨和温暖的和风相伴。
“新晴临晓江,万象一镜中。”
天刚亮,阳光洒满了江面,万物的倒影清晰可见。新晴:新的晴天。江:江水。万象:各种事物,指万物。一镜中:倒映在江水中,宛如一面镜子。
“策杖访僧寮,披榛小径通。”
拄着手杖去拜访寺庙,经过荆棘丛生的小路,进入寺门。策杖:拄着手杖,行走时用的手杖。僧寮:僧人居住的小屋或寺庙。披榛小径通:踩着青草,走过荆棘丛生的小路,进入寺门。
“梵音令人静,世事皆楚弓。”
佛教寺庙里的诵经声让人感到心静。世间的一切困难就像楚国的弓一样难解难分。梵音:佛家语,指诵经声。楚弓:楚国的弓,比喻世事的艰难。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观和精神世界。它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