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鉴物智,不易伪与真。
虽有转世权,不返浇与淳。
宇宙穷万道,日月仍长新。
四皓乃翼汉,三户终亡秦。
贤圣递御天,同作空中尘。
顾彼溪上农,耰锄良已勤。
酌酒更相呼,自与渔樵亲。
前有车马客,停骖来问津。
告以行路难,慷慨泪沾巾。
长吁归去来,低回愧斯人。

【注释】

  1. 鉴:观察,鉴别。
  2. 转世权:指人的命运可以改变(如投胎)。
  3. 浇:粗俗。
  4. 淳:质朴。
  5. 道:这里泛指各种道理或事物。
  6. 长新:常新不衰。
  7. 四皓:指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四人,汉初的四位隐士。
  8. 三户:指韩信、张耳、陈馀三人。
  9. 贤圣:指历史上有德行的圣人。
  10. 同作空中尘:与天上的云彩一样飘浮不定。
  11. 顾彼溪上农:看那山间溪边耕田的农民。
  12. 耰锄:耘田用具,形似犁头,用木柄固定在锄头上,便于操作。
  13. 渔樵:打鱼砍柴的人。
  14. 停骖:停车。
  15. 问津:询问渡口的渡船。津是渡口。
  16. 行路难:旅途艰辛,比喻人生道路艰难曲折。
  17. 低回:徘徊,犹豫。
  18. 斯人:此人,指作者自己。
    【赏析】
    此诗为组诗中的第二篇,共七首。此篇以“贤圣”为中心,对历史上的贤明之君进行了歌颂,同时指出他们虽然英明,但终究不能免于命运的多舛和悲剧。全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前四句说,贤明的君主虽有治理国家的智慧,但也不能改变世事的真伪和好坏。即使是有转世的权力,也不能让世人回到淳朴的时代。这是对历史上许多贤明君主无法挽救社会危机的感慨。
    中间四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宇宙中有无穷无尽的道理和规律,日月星辰也永远保持其新的面貌。然而,即使是像四位隐士那样高尚的贤人,也只能使秦朝灭亡而汉朝得以兴盛;即使只有三个普通农民那样的人物,也足以推翻秦朝,建立汉朝。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又表现了对那些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后八句写贤明之士的无奈和悲哀。他们辅佐贤能之主,共同致力于治理国家和社会,但最终却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最后两句,诗人感慨万千,自惭形秽,愧对自己的才能和成就。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