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泛天色,孤村暮霭沈。
鸣榔应前舫,分火度中林。
酒病江南客,年销洛下吟。
惟应故园月,偏照未归心。
东阡道中
杳杳泛天色,孤村暮霭沈。
鸣榔应前舫,分火度中林。
酒病江南客,年销洛下吟。
惟应故园月,偏照未归心。
注释:
杳杳泛天色:天色昏暗,一片迷茫。
孤村暮霭沈:村庄在傍晚的雾气中显得更加静谧、幽深。
鸣榔应前舫:渔船上的船夫敲打船舷声回应着前方的船只。
分火度中林:将火把分发给树林中的人们。
酒病江南客:因饮酒过度而感到身体不适的江南游子。
年销洛下吟:因岁月流逝而消磨了对洛阳吟诗的热爱。
惟:只,只有。
应:回应。
故园月:故乡的月亮。
偏照:偏爱照耀。
未归心:还未回到家乡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旅途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旅途中的景象和感受,展现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首联“杳杳泛天色,孤村暮霭沈”,诗人用词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描绘了黄昏时分天空的颜色以及远处村庄的景色,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颔联“鸣榔应前舫,分火度中林”,则进一步描述了渔民们的生活场景,他们正在忙碌地捕鱼,并将火把分发给树林中的人们,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颈联“酒病江南客,年销洛下吟”,诗人以“酒病”表达了自己身体不适的感受,同时用“年销洛下吟”暗指对洛阳吟诗的热爱已经逐渐消退,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尾联“惟应故园月,偏照未归心”,诗人用“惟应”一词表达了自己对故乡月亮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自己还未回到家乡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厚,通过对旅途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