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蟾方皎皎,骤雨忽冥冥。
电闪孤城白,雷分乱水青。
大江元自盛,乔木亦多声。
幽梦方初觉,犹闻蟋蟀鸣。

注释:

凉蟾 —— 指月亮。皎皎 —— 形容月光明亮。

骤雨 —— 突然的雨。冥冥 —— 形容雨下得密而大。

孤城 —— 单薄的小城。白 —— 形容被闪电照亮。

乱水 —— 被雷声震开的江水。青 —— 形容江水因雷电而变得青色。

大江 —— 大江,即长江。元自盛 —— 本来长江水就很多。乔木 —— 高大的树木。亦多声 —— 这里指树叶在雨中发出响声。

幽梦 —— 深藏于心底的梦想。方初觉 —— 才刚刚察觉。犹闻蟋蟀鸣 —— 即使听到远处传来的蟋蟀叫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雷雨交加的景象。诗中的“凉蟾”指的是明亮的月光,“骤雨”则是指突然降下的大雨,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联“凉蟾方皎皎,骤雨忽冥冥”,诗人用“凉蟾”和“骤雨”两个意象来形容夜晚的景象。这里的“凉蟾”指的是明亮的月亮,而“骤雨”则是指突然降临的大雨。这两个意象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变化的画面。

颔联“电闪孤城白,雷分乱水青”,进一步描绘了雷雨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天空中的电光和地面上的雨水,将雷雨的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雷雨的猛烈和震撼力。

颈联“大江元自盛,乔木亦多声”,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大江”指的是滔滔不绝的大江,而“乔木”则是指高大的树木。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

尾联“幽梦方初觉,犹闻蟋蟀鸣”,诗人以梦境为喻,表达了内心的感受。这里的“幽梦”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梦想和愿望,而“犹闻蟋蟀鸣”则是指虽然已经醒来,却仍然能听到蟋蟀的叫声。诗人借此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雷雨场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梦想的追求之心。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借景抒情等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