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本耽幽寂,自然爱丘园。
时复执道书,独坐当南轩。
清风池上来,有客闲叩门。
共坐竹林语,萧然酌一尊。
隔溪闻犬吠,杂以樵者言。
斜日返深巷,鸟雀林中喧。
出门忽自得,缓步忘远村。
归途殊眇眇,月白萝阴繁。

【注释】

  1. 叔父季思别业:指诗人的叔父季思在城外的别业。
  2. 性本耽幽寂:本性喜欢清静幽深的环境,不喜热闹繁华。
  3. 自然爱丘园:自然而然地喜欢山野小丘、园林。
  4. 时复执道书:时常手执经书研习。
  5. 独坐当南轩:一个人独自坐在轩窗下。
  6. 清风池上来:风轻轻吹过池塘上空。
  7. 有客闲叩门:有客人来敲门。
  8. 竹语:竹林中的声音。
  9. 萧然酌一尊:心情舒畅的样子。
  10. 隔溪闻犬吠,杂以樵者言:隔着小溪听见狗叫声,夹杂着砍柴人的话语。
  11. 斜日返深巷:太阳西斜后返回深深的小巷。
  12. 鸟雀林中喧:树林中鸟儿的叫声嘈杂。
  13. 归途殊眇眇:回家的道路很遥远。
  14. 月白萝阴繁:月色明亮,萝藤茂盛。

【译文】
本性喜欢清静幽深的环境,自然而然地喜欢山野小丘、园林。时常手执经书研习,独自坐在轩窗下。风吹过池塘上方,有客人来敲门。与竹林中的同伴交谈,心情舒畅的样子。听到隔溪传来的狗叫声和砍柴人的话语。夕阳西斜时回到深深的小巷,树林中鸟儿的叫声嘈杂。回家的道路上很遥远,月光明亮,萝藤茂盛。

【赏析】
这首诗是写叔父季思的别业,通过描绘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之情。首句“性本耽幽寂”,直接点明了主题,表现了诗人对清静环境的偏爱。次句“自然爱丘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倾向,表明诗人喜欢山林间的美景。第三、四两句“时复执道书,独坐当南轩”,描绘了他学习的场景,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专注。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展现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满足。“有客闲叩门”一句,写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交流和友谊;“竹语”两句则表达了他内心的愉悦和宁静;“斜日返深巷”,描绘了日落时分的美丽景色;“归途殊眇眇,月白萝阴繁”则传达了诗人回家路上的孤独和寂寞以及他对家的思念。最后一句“归途殊眇眇,月白萝阴繁”,则表达了诗人对家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