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老叹红稀,树底残英高下飞。
燕蹴莺衔何太急!溷多茵少竟安归?
阑干晓露芳条冷,池馆斜阳绿荫肥。
静掩蓬门独惆怅,从他芳草自菲菲。
注释:
江南春天已经过去,感叹红花凋零稀疏。树枝上残花高高低低地飞来飞去。燕子蹴踏春莺衔取,为什么那么急切呢?杂草多茵少,究竟归宿何处?栏杆旁早晨的露水寒冷,池塘边的馆舍斜阳下的绿树浓荫肥厚。静静掩上门蓬独自惆怅,任凭那芳草自得茂盛。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江南春天逝去的诗,诗人通过对江南早春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返的感伤之情。
首联“江南春老叹红稀,树底残英高下飞。”诗人首先描写了江南早春的景象,江南春天早已过去,感叹红梅稀少,树上的红梅花儿时起时落。接着又描写了树下落花的情景,树上的残花随风飘荡,高高低低地飞来飞去。诗人在这里通过“叹红稀”和“飞”两个动词的运用,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春色的珍惜与留恋之情。
颔联“燕蹴莺衔何太急!溷多茵少竟安归?”诗人转而描写了燕子和黄莺在树上忙碌的场景。燕子和黄莺在树上忙着衔花筑巢,为什么那么着急呢?它们忙得到处都是草丛,但是草丛却越来越少,这到底要到哪里去呢?诗人在这里通过“蹴”“衔”两个动词的运用,表现了诗人对燕子黄莺忙碌生活的关注与思考。
颈联“阑干晓露芳条冷,池馆斜阳绿阴肥。”诗人接着描写了柳树枝叶上的露珠以及池塘边馆舍中绿树浓荫的景象。清晨的露水打湿了柳枝,使得柳枝更加冰冷;池塘边的馆舍中,绿树浓荫更加浓密。诗人在这里通过“冷”和“肥”两个形容词的运用,进一步渲染了江南早春景色的冷清与萧条。
尾联“静掩蓬门独惆怅,从他芳草自菲菲。”诗人最后描写了自己孤独地躲在蓬门之内的心情。我静静地掩上门蓬独自一人感到惆怅,任由那芳草自得茂盛吧。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春色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之感。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早春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返的感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