溅齿霜梨脆,过于玉版参。
多君无恨意,更出一株柑。
宾主高吟七,冰霜益友三。
对渠还共慰,孤操卓烟岚。
【注释】
泾野:即王泾野,名不详。苏轼好友。分韵得三字为七言律诗体裁,每首三句,共三首,故称“咏柑”。
溅齿:指柑橘的汁水溅到牙齿上,形容其味酸甜可口。
霜梨:指成熟的梨子,因霜降后成熟而得名。
玉版参:比喻柑橘的皮,质地如玉版般细腻光滑,色泽如同玉石一般洁白。
无恨意:没有怨恨之情,意味着柑橘的滋味让人愉快,让人忘却烦恼。
更出一株柑:更加突出了柑橘的珍贵和稀有。
冰霜益友:比喻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对渠还共慰:面对柑橘,诗人感到愉悦、满足。
孤操卓烟岚:独自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
【赏析】
《同年饮泾野宅咏柑分韵得三字三首》,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这是苏轼与友人在王泾野家宴饮,以咏柑分韵赋诗,各得三字而成。
这首诗的第一句写柑橘的味道——酸甜可口;第二句写柑橘的皮——质地如玉版般细腻光滑,色泽如同玉石一般洁白;第三句写柑橘的无恨意——没有怨恨之情,意味着柑橘的滋味让人愉快,让人忘却烦恼;第四句写柑橘的珍贵——更加突出了柑橘的珍贵和稀有;第五句写柑橘的冰霜益友——比喻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结下深厚的友谊;第六句写诗人面对柑橘,感到愉悦、满足;最后一句写诗人独自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王泾野及其所处环境的赞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的孤独追求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