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残菊尽,尊酒对孤菲。
根老香犹在,霜寒节不违。
伴人添晚兴,倚杖弄馀辉。
赏爱人人醉,多情更掩扉。
【注释】
深冬:指冬季。孤菲:孤独的菊花。
根老:花茎已经衰老。香犹在:芳香仍然存在。节不违:节气没有改变。
伴人:陪伴着人们。晚兴:晚上的兴致。余辉:剩余的光。
赏爱:喜爱。人人:每一个人。多情:感情深厚。更掩扉:关上了门。
【赏析】
《张鸿胪为同年会即席和吕符卿韵》,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正德二年(1507年)。这首诗通过咏菊,赞美了菊花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首联“深冬残菊尽,尊酒对孤菲”。深冬时节,菊花凋零殆尽,只剩下几朵残花。此时,诗人举杯与朋友们共饮,面对这孤独的菊花,不禁感慨万千。
颔联“根老香犹在,霜寒节不违”。“根老”指的是菊花的茎已经衰老,但香气依然存在;“霜寒”是指寒冷的天气,而“节不违”则表示节气未变。这句诗既描绘了菊花的坚韧,又展现了季节的变化。
颈联“伴人添晚兴,倚杖弄馀辉”。诗人与朋友们一起饮酒作乐,增添了晚风中的兴致。而自己则靠着拐杖欣赏着黄昏的美景。这里的“余辉”指的是夕阳的余晖,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尾联“赏爱人人醉,多情更掩扉”。诗人感叹自己虽然欣赏着众人陶醉的景象,却更加珍惜与友人相聚的时光。最后,他关上了门,独自留在了这里。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全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友谊和时光的感悟。同时,也展示了作者高洁、坚贞的品质和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