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沧瀛外,优优政俗宜。
九天覃濊泽,中谷少仳离。
藤布三秋税,香粳半夜糜。
绕城箫鼓闹,同乐际清时。
【注释】
珠崖:指海南岛,因岛上多产珍珠而得名。
沧瀛:指南海。瀛洲,传说中海上三座仙山之一。
优优政俗:形容政治清明,风俗淳美。
九天:指天上九霄。
覃(tán)濊(huì):水波泛滥的样子。
仳离:离散。
藤布三秋税:指每年征收的藤、布等杂税。
香粳(jīn):一种稻米名。
半夜糜:指夜中煮饭,糜散如粥。
绕城箫鼓闹:指城内到处有吹奏乐器的声音。
同:一起。
清时:清明的时代,即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为潮州知州后,诗中描绘了当地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和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状况,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肯定与满意。
首联写景:孤岛沧瀛外,优优政俗宜。“孤岛”、“沧瀛”都是用典,分别指海南岛和渤海。这两句是说:在南海之滨的孤岛——海南岛,政治清明,风俗纯朴,适宜人居,是一个人间乐土。
颔联写景:九天覃濊泽,中谷少仳离。“九天”是说天高气肃,“覃濊”(xuè)是水盛大的样子,这里用来比喻恩泽广施。意思是说:天空广大,云烟缭绕,恩泽普降天下,四海升平;而大地丰收,人民安居乐业,很少有离散流离的情况。这是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来写海南岛的美好景象。
颈联写景:藤布三秋税,香粳半夜糜。“藤布”是指当地的特产,“香粳”是指当地的优质稻米。这两句是说:每年征收的藤、布等杂税不多;而人们夜以继日地耕种,收获的稻米却很多。这是说当地的农业十分发达。
尾联抒情:绕城箫鼓闹,同乐际清时。“绕城箫鼓”是指城中的乐曲歌声不断,“同乐”就是大家共同欢乐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城里城外,处处都有吹奏乐器的声音;大家共同欢度着太平盛世。这是表达诗人对于海南岛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