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戈挥霍霁清秋,快我长帆万里游。
慝气尽随霜气殄,瑞光高并日光浮。
室家再合收残泪,禾黍新炊汲浊流。
纪述未须濡栗尾,欢声今已动神州。

【注释】

和:同“贺”,庆贺。侯景德:指南朝梁的侯景,他曾经一度攻陷过建康(今南京),但不久被平定,后投降了北魏,被俘获押送回北方。

德:指侯景。舟中:船上。

偶成:偶然写成的诗。

天戈:天上的宝剑。挥霍:挥动,挥剑。霁清秋:雨后天晴的秋天。

慝气:凶恶之气。殄(tiǎn):灭绝,消灭。

瑞光:吉祥的光彩。高并日:与太阳并列。

室家:古代对妻室的称呼。收残泪:收起伤心的眼泪。

禾黍:泛指庄稼。新炊:刚煮好的饭。汲浊流:从浑浊的河水里取水。濡栗尾:沾湿笔尾,即写诗。

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二句赞美胜利的归来;第三四句歌颂丰收的景象;五六两句描写归途上的生活;最后两句抒发作者的喜悦心情。全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明快清新,是一首典型的咏史诗。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侯景之乱平定后,诗人在舟中作此诗以示庆贺。首联“天戈挥霍霁清秋,快我长帆万里游。”起笔就气势不凡,“天戈”二字,既指侯景的兵刃也比喻上天赐予的神兵神剑,“挥霍”是形容挥舞的意思,“霁清秋”则是说秋雨过后天气晴朗,“快”字用得极好,既表现了诗人的心情舒畅,又写出了胜利后的欢快情绪。颔联“慝气尽随霜气殄,瑞光高并日光浮。”这两句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发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慝气”(指邪恶之气)随着秋霜一同消失,祥瑞的光芒则与太阳并列。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慝气”比作秋霜,形象地写出了战争带来的阴霾,使天空重归晴朗;祥瑞之光与太阳并列,则象征着正义战胜邪恶,和平取代战乱。颈联“室家再合收残泪,禾黍新炊汲浊流。”承接颔联而来,继续描绘归途中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两个细节描写,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怀念以及对战后生活的渴望。尾联“纪述未须濡栗尾,欢声今已动神州。”最后一句更是点明了全诗主旨,诗人通过对胜利归来的喜悦之情的表达,传达出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豪情壮志,又有真挚感情,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