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晚朔风号树林,独烧银烛坐更深。
冬林更比秋林薄,霜色偏随月色侵。
雁有先几知冷暖,鸥随流水自浮沉。
愁艖强绊终摇扬,索醉惟应罄橐金。
【赏析】
《庚午冬次金陵遇邢景阳北上》是唐代诗人李白在一次旅途中偶遇友人邢景阳,写下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描绘一幅深秋夜林的图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叹。
首句“江晚朔风号树林”,描述了江边傍晚时分,寒风呼啸着吹过树林的景象。这里的“号”字形象地描绘了风声如同呼啸的号角,给人一种凛冽而凄凉的感觉。
第二句“独烧银烛坐更深”,则转入室内,诗人独自一人点燃了银烛,坐在更深夜静的环境中沉思。这里的“独烧银烛”既是对前一句“号树林”的呼应,也是诗人孤独心境的象征。
第三句“冬林更比秋林薄”,进一步描绘了秋冬两季树木的不同状态。冬天的树林因为气温较低而显得更加稀疏,而秋天的树林虽然已经凋零,但依然保持着生机。这里用“更比”二字强调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之巨大。
接下来的四句都是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炎凉。第五句“霜色偏随月色侵”,描绘了霜降时月亮的光辉透过树叶,使得霜色更加明显的景象,寓意着人生中的美好时光往往短暂,而无情的岁月却无情地侵蚀着一切。
第六句“雁有先几知冷暖”,则是说大雁能够感知到天气的变化,从而提前选择迁徙的方向,比喻人们应该像大雁一样敏锐地洞察世事的变化,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
最后一句“鸥随流水自浮沉”,则是以海鸥为喻,表达了无论人生如何浮沉,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