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寒雨暗疏林,舟泊江湄肃气深。
久旷每疑双鲤断,再逢各讶二毛侵。
酒酣人与苍烟暮,雁过声随返照沉。
脂牵未应稽逆旅,燕室今又筑黄金。

庚午冬,我在金陵遇到邢景阳向北出发。

秣陵的寒冷雨滴打湿了疏疏落落的树林,我停船在江边,肃穆的气氛深深渗透。

长久不见你,我常常怀疑你像两条鲤鱼被切断了联系,再次见到你,都惊讶地发现你已经长出两鬓的白发。

酒喝到酣畅,人们与苍茫的天空融为一体,黄昏时分,大雁飞过,伴随着夕阳的余晖和倒映在水面上的波光一起沉没。

脂粉没有应征逆旅,燕室又建起黄金的宫殿。

注释:

  1. 庚午年冬天:指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当时作者正在金陵(今江苏南京)。
  2. 秣陵寒雨暗疏林:秣陵,即南京,是六朝故都,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寒雨,天气寒冷,细密如丝。暗疏林,树木萧瑟,枝叶凋零。
  3. 舟泊江湄:船停泊在江边。湄,水边的陆地。
  4. 久旷每疑双鲤断:很久没有见面,每次想你就像鱼儿断了连。双鲤,比喻夫妻或朋友,这里指邢景阳,作者的朋友。
  5. 再逢各讶二毛侵:再次见到你,我们都惊叹两鬓已经斑白。二毛,形容人已老,此处指邢景阳。
  6. 酒酣人与苍烟暮:酒喝到酣畅时,人和天空融为一体。
  7. 雁过声随返照沉:大雁飞过,伴随着夕阳的余晖和倒映在水面上的波光一起沉没。
  8. 脂牵未应稽逆旅:脂粉没有应征逆旅,指不应当为了追求荣华而违背自己的本心。
  9. 燕室今又筑黄金:燕室,指燕子筑巢的地方,此处指燕子筑巢的屋檐。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与友人重逢的喜悦和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之情。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欢聚时的温馨氛围与分别时的依依不舍进行了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