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京华旅食时,曾于甥馆识依稀。
浮踪又作三年梦,羁旅俄惊一榇归。
云暗函关家尚远,剑沉延泽愿多违。
孤坟寂寞秋声里,松柏阴阴起夕霏。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我昔京华旅食时 - “我”指诗人本人,”京华”指京城(即长安,唐代的都城),”旅食时”意指在外地为官或游历的生活。

  2. 曾于甥馆识依稀 - “甥馆”指的是外甥的住所,”识依稀”表示虽然认识但并不十分清晰或深刻。

  3. 浮踪又作三年梦 - “浮踪”意味着飘泊不定,”三年梦”则比喻这三年中的经历如同一场长梦,充满了不确定和虚幻。

  4. 羁旅俄惊一榇归 - “羁旅”意为旅途中的漂泊生活,”一榇归”指的是突然收到家人去世的消息。

  5. 云暗函关家尚远 - “函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关口,常用于象征遥远的地方或难以逾越的障碍,”家尚远”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6. 剑沉延泽愿多违 - “延泽”也是古代地名,常用来象征远方或未知之地,这里可能是指战乱或危险的地方,”愿多违”反映了对当前形势的悲观预期。

  7. 孤坟寂寞秋声里 - “孤坟”指的是无人问津的坟墓,”秋声里”描绘了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

  8. 松柏阴阴起夕霏 - 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树木的阴影在傍晚的天空中逐渐扩散,仿佛松柏也在为逝去的人哀悼。

译文:

我曾在京城的旅居生活中,曾经在一个亲戚家相识,但那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如今再次踏上旅程,却像是做了三个梦一样,感觉一切都像幻影,让人感到不安。在这旅途中,我突然听到家中有人去世的消息,让我心如刀割。虽然身处险境或远离故乡,但想到家中亲人的安全,我的内心依旧牵挂着他们。我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坟墓旁,秋风中传来阵阵落叶声,这让我倍感凄凉和寂寞。周围的松树和柏树在夕阳下形成一片片阴影,仿佛也在默默为我送行。

赏析:

此诗通过诗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回顾,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中“浮踪”和“羁旅”等字眼透露出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辛酸,以及对家庭和个人安全的担忧。而“孤坟寂寞”和“松柏阴阴”则描绘了一个孤独且充满哀愁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通过对比和象征,传达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