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辔长安忆昔年,锦袍光映杏花鲜。
青山归卧几千里,白首相思各一天。
东野云龙同上下,磻溪渔钓足神仙。
遗音欻堕南来雁,才拙何能续大篇。

【译文】

回忆当年在长安骑马结伴而行,锦袍光映照在鲜艳的杏花上。

青山归卧几千里,白首相思各一天。

东野与云龙同上下,磻溪与渔钓足神仙。

遗音突然坠落南来雁,才拙如何续大篇。

【赏析】

此诗作于元祐元年(1086)初秋,作者时年四十岁。此时他任中书舍人兼翰林学士,曾因反对新法,被贬知汝州(今河南临汝)。此为他在汝州任职期间所作,寄给邓州宪副子几(即邓润甫)。邓润甫当时正担任邓州知州。

首联“忆昔年”三字领起全篇,写自己怀念昔日长安的生活和与邓润甫相会的情景。长安,古都,是繁华之地,也是政治中心。作者在这里回忆起往日的繁华生活,不禁感慨万分。同时,这也正是诗人怀念旧日好友的地方,因为邓润甫也曾在此任职过。颔联“锦袍光映杏花鲜”,则具体描述了诗人当年在长安的美好时光。锦袍象征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光映杏花则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以锦袍和杏花为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颈联“青山归卧几千里,白首相思各一天”,则是诗人对友情的进一步抒发。青山归卧,意味着远离尘世的喧嚣;白首相思,则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默契。尾联“东野云龙同上下,磻溪渔钓足神仙”,则是对友情的赞美和颂扬。东野云龙,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东野公,他曾在云中驾云而行,犹如龙一样矫健有力。而磻溪渔钓,则是指古代著名的隐士姜太公的故事,他曾在磻溪边钓鱼,等待周文王的出现。这两处典故都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之情,又展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坎坷和无奈,以及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