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荒何意迓琼鸾,我昔垂髫幸识韩。
赏鉴谩夸千里足,頖林偶借一枝安。
南山赋就相期远,小草春妍欲报难。
四十年来文士蹇,輶轩无复到琼南。
【解析】
此诗是怀人之作,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张督学的怀念。首联写诗人因得到张公赏识而得以入仕为官的幸运;颔联写张公赏鉴之才,诗人也借此表现自己的才华;颈联写诗人在官场上受到排挤和打击的不幸;尾联写自己仕途坎坷,难以施展抱负。
译文:穷荒何意迓琼鸾,我昔垂髫幸识韩。赏鉴谩夸千里足,頖林偶借一枝安。南山赋就相期远,小草春妍欲报难。四十年来文士蹇,輶轩无复到琼南。
注释:
⑴怀督学张公:思念张督学(张巡)。张巡,唐朝著名将领,曾于安史之乱期间坚守睢阳,力拒叛军近一年,城破后壮烈牺牲。唐玄宗闻讯后,特下诏书褒扬其“忠烈”,并令天下州县皆立庙祭祀,赐谥为“忠武”。
⑵垂髫:下垂至肩的发髻。
⑶赏鉴:鉴赏。漫夸:过分地称赞。千里足:指千里马,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⑷頖:同“狕”(xièn),形容山木葱郁的样子。
⑸南山赋:指张巡所作的《大唐河洛胜图序》。相期远:相期以远大前程。
⑹小草:这里指诗人自己的遭遇。春妍: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欲报难:想报国立功却难如愿。
⑺蹇:不顺利。
⑻輶轩:古代一种轻便的车,泛指使者或使臣。无复到琼南:没有机会再到南方做官或办事了。
赏析:
此诗是作者怀念友人张巡的作品。张巡,唐朝著名将领,曾任监察御史、常州刺史,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奉命讨伐贼军,因战功赫赫,被朝廷任命为淮西节度使,后因受权奸卢杞诬陷而遭贬谪,最后在睢阳城破之时,英勇就义。唐宪宗得知此事后,诏赠其为“忠武”,并敕令天下州郡都建立张巡祠,供奉其塑像和画像。
这首诗开头两句即直接点题:“穷荒何意迓琼鸾”。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荒僻之地迎接什么琼鸾?这里的“迎”和后面的“迓”都是迎接的意思;而“何意”一词则表明了诗人对此的不理解和困惑。接着诗人又用“我昔垂髫幸识韩”来回答这个问题。垂髫:指年少时期,垂髫指年幼时。这句意思是说,我年轻的时候有幸结识了张巡。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张巡进行赞美。前句“赏鉴谩夸千里足”,说的是张巡的才华和见识非常出色,可以媲美千里马;后句“頖林偶借一枝安”,则是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张巡得以借得一株树木,得以安身立命。这两句话虽然都是赞扬之词,但其中却蕴含着诗人对于张巡的感激之情和对其才华的赞叹之意。
接下来两句则是对张巡的一种安慰和鼓励。前句“南山赋就相期远”说的是张巡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创作任务,他的《大唐河洛胜图序》已经写得相当出色;后句“小草春妍欲报难”则是说即使春天再美好,也难以报答张巡的恩情。这两句话虽然看似是在表达一种无奈之情,但实际上却是在鼓励张巡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结尾四句则是对自身处境的一种感慨。前两句“四十年来文士蹇,輶轩无复到琼南”,说的是自己虽然曾经有过一些成就,但现在却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后两句“輶轩无复到琼南”,则是说由于自身的困境,已经没有机会再去南方做事。这两句话虽然都是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遗憾,但却也蕴含着一种豁达和洒脱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感情真挚热烈,既表达了作者对张巡的怀念之情,又反映了作者自身的感慨和无奈。同时,这首诗还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友情和知遇之恩的重视和珍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