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说法爱圆通,累石层层架碧空。
上到浮图最高处,依然身在幻尘中。
【注释】
石塔:指寺庙里的塔,多由石块垒砌而成。浮图:即佛塔。幻尘中:佛经里说的“色即是空”的比喻,表示虚幻不实。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寺庙中的石塔,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皆为虚幻的深刻认识。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石塔的形状和位置,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身在幻尘中的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富有哲理性。
禅林说法爱圆通,累石层层架碧空。
上到浮图最高处,依然身在幻尘中。
【注释】
石塔:指寺庙里的塔,多由石块垒砌而成。浮图:即佛塔。幻尘中:佛经里说的“色即是空”的比喻,表示虚幻不实。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寺庙中的石塔,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皆为虚幻的深刻认识。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石塔的形状和位置,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身在幻尘中的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富有哲理性。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的赏析能力。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考点分别考2分,共计10分,每个考生答4道题,每小题2分。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一) 我爱桃源叟,桃花绕涧明。 渔樵自成性,鸥鸟共忘情。 世外乾坤隔,人间岐路平。 渔人忽相问,醑酒话深更。 译文:我喜爱那桃源中的老人(他)桃花环绕着山涧明亮而清幽
【注释】 1. 化州(今属广东,治所在今广东省化州市):唐时为安南都护府,后改为镇海军节度,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市。 2. 石城:即石城郡,唐置,在广西郁江上游左江支流蒙江与右江合处北岸。 3. 漫前期:没有事先准备。 4. 阴晴自有时:天气变化是自然规律。 5. 厌劳宁得逸:讨厌劳作而喜欢安逸。 6. 欲速反成迟:急于求成反而造成失败。 7. 海近风涛恶:海上的风浪很危险。 8. 寇多舟楫危
诗句释义与赏析 明代诗人钟芳作品《洪都沮风》解读 1. 诗句原文 五日江城下,江船壅不流。掩篷自歌啸,吹浪任萧飕。岸渚三分冻,烟岚一色秋。浊醪滋味薄,微饮亦消愁。 2. 诗句译文 江城五天后,江船阻塞水流不畅。 我掩上篷帘自唱自笑,任由波浪拍打着。 河岸的岛屿上三分之一结了冰,整个烟岚一片都是秋天的颜色。 浑浊的美酒味道很淡,稍微品尝也能解忧。 3. 关键词注释 - 江城:指长江边的城镇。 -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吊李一清》: 1. 吊李一清:这是诗的题目,直接告诉我们要悼念的是名叫“一清”的人。 2. 旁游得佳侣:意指在闲暇之余与李一同出游,找到了一个美好的伴侣。 3. 秋色湛冰壶:“湛”是深的意思,“冰壶”是一种古代的酒杯,这里比喻秋天的景色如同深不可测、清澈如冰的酒壶,十分美丽。 4. 大地高名在:意味着李一清在人们心中有着崇高的名声。 5. 寸心遗憾无
夜坐次从学韵 其二 午云添野色,花柳斗春明。游子故留意,东风自不情。天连秦苑杳,潮入蜀江平。北会争盟后,春秋几变更。 注释与赏析: - 午云添野色:描绘了傍晚时分天空中白云的增添,增添了野色的生机和活力。 - 花柳斗春明:形容春天里花朵和柳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明亮,生动地反映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游子故留意:表达了游子们对于这种美景的怀念和留恋,以及他们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变化。 -
译文: 寸丹不外照,返观祇自明。 译文: 一寸丹砂不向外照射,只有自己能返观自明。 注释: - 寸丹:一寸大小的丹砂,古代一种用来炼丹的矿物。 - 不外照:指不向外散发光芒或能量。 - 返观:自我反思或自我审视。 - 祇自明:只靠自己就能明白清楚。 赏析: 此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感悟的诗歌。诗中通过“寸丹不外照”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并不需要外在的光芒和显露
这首诗描绘了斋居时所见的景象,并表达了对君主德行的赞美和敬仰。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四极朱光遍:四极指的是四方,朱光是指红光或者日光。这句诗描述了太阳的光辉遍布四极,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2. 潜阴踯躅微:潜阴指的是阴暗的部分,踯躅是行走的样子。这里描述的是太阳虽然光芒万丈,但在阴暗处依然有细微的光线。这句诗意味着即使在暗处,也能感受到君王的德泽。 3. 气机神自运
【注释】 衔恩:指受到皇恩。凤阙:皇宫,这里泛指京城。踟蹰(chí chú):徘徊;犹豫不决。一:一个。秣陵:古金陵城的美称。锦江:今四川成都市的锦江。 风淳化易流:风俗淳厚,教化简单,易于流传。经行多古意:经过的地方有很多历史遗迹。合付尺函收:应该把这些东西放进信袋里带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友、也是送他前往酉阳做教授的朋友王德升的。全诗四句,每句八字,平仄相对。第一句“凤阙衔恩出”
【注释】 十载滞南曹:在南方任职十年。南曹,指地方官署。 新荣叠旧劳:指新近得到荣誉(升迁),又增添了旧时功劳。 秋霜生剑佩:比喻清正廉洁。 炎瘴避旌旄:比喻为炎热的瘴疠所畏服,不敢接近。 地引沧溟阔:指广阔的疆域。沧溟,大海。 星回紫极高:指星星回转在高高的天宇之上。 纪纲不虚布:指国家的法纪、条理、纲常等没有虚设。 正属济时豪:指正当其大展鸿图之时。济,救济;时,时代。 【赏析】
【注释】 1.阿侬:即侬。侬,古地名,今广西南宁一带。 2.檐鹊:檐上的喜鹊。 3.庭槐:庭院中的槐树。 4.启酿:启封的酒坛或美酒。 5.弦奏:弹琴声。喧僮:喧闹的人群。 6.冥孚:指对君主的忠诚。 7.戴舜衷:指舜帝的忠心。 【赏析】 “雨旸时其施”二句,写天气转晴,人们感到十分欣慰。“施”,施布,这里作动词用,意为降下。此为第一层。 “檐鹊噪新曝”三句,写天晴之后,喜鹊在屋檐上欢叫着
圆缺 月的圆缺,是阴精的虚盈相荡。它没有完全缺损时,月亮还不曾产生;当它的形体全亏时,月亮尚未诞生。 争似西山千仞碧,不曾亏缺不曾盈。 与那连绵起伏的群山相比,它(指月亮)的碧色更加青翠、明亮;它既没有亏损也没有满溢,更显得高峻、挺拔
【赏析】: “骤雨轰雷一阵过,无雷风雨涨江河。”这两句是写大水来临之前的情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场面,大雨滂沱,电闪雷鸣,暴雨过后,江河流溢。诗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暴雨的威力写得淋漓尽致。 “牡丹艳丽无佳实,紫荔黄柑实转多。”此句是写大水过后的景象。诗人用对比的手法,把花果的艳丽和果实的丰盈相对比,突出了大水过后生机勃勃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描写大水的来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诗句释义: 1. 旱苗半稿半含胎 - “旱苗”指的是在干旱环境下生长的植物,这里形容旱灾后的植物状态。“半稿半含胎”形象地描述了这些植物受到损害后的样子,既有枯萎的部分,也有未完全干枯、尚存生机的部分。 2. 鸿洞无端更作灾 - “鸿洞”可能是指某种自然灾害,如洪水等,而“无端”表示其发生没有明显的原因或预兆。“更作灾”意味着这种灾害不仅存在,还进一步加剧。 3. 高下原畴推荡尽 -
逐句释义: 1. 漫咏 - 随意吟咏,即随意作诗。 2. 草树翩翩舞翠濒 - 形容草木随风摆动的优美姿态。 3. 鹤随云影度前津 - 描述一只鹤随着云彩的影子飘过小溪。 4. 江风水月无常主 - 江水和月亮没有固定的主宰者,比喻事物变化无常,难以捉摸。 5. 惟有闲人是主人 - 只有悠闲的人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成为真正的主人。 译文: 我在草地上随意吟咏,草木随风起舞,仿佛在翩翩起舞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赏析意境及炼字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明确所给的诗句,然后逐句分析。“竹里笙簧细奏时,道人携卷共栖迟”:竹中吹响了笙簧,这时,道人拿着经书和卷子一同悠闲地栖息。“澹中意味闲中景,菊满前畦酒满卮”:淡中有深意,悠闲中有美景,菊花盛开,菜园里种满了菊花,酒杯斟满了美酒。此诗描绘的是诗人与道人一起在竹林中饮酒赏菊的惬意生活,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 【答案】
【注释】 1. 漫咏:随意吟咏。 2. 介寿祺:指长寿。介,通“嘉”,美好;祺,吉祥。 3. 年开七帙(zì):谓七十岁。帙,量词,一帙为一本。 4. 黄花:即菊花。 5. 红绡舞枳枝:用《西京杂记》中的故事,以比喻自己不慕荣利,只求与自然为友。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七十七岁生日时所作的一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首句“大斗空闻介寿祺”,诗人用大斗来比喻自己,说自己如同大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