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生高山,下临百仞渊。
植根得所托,顾居松柏颠。
倚兰生下泽,濯濯含秋妍。
挈筐入素手,不同腐草捐。
居潜贵自植,抚运须腾骞。
时哉信所遇,荣悴何足言。
【注释】
舟中有感:指作者在船上所感。
射干生高山,下临百仞渊:射干生长在高山上,下面就是深渊。
植根得所托,顾居松柏颠:它生长在山里,扎根稳固,所以能安居于高高的松柏之上。
倚兰生下泽,濯濯含秋妍:兰的生长环境是低下的湿地,但它依然保持清香。
挈筐入素手,不同腐草捐:用筐采摘兰花,与那些腐烂的野草不同。
居潜贵自植,抚运须腾骞:居处幽静,才显得珍贵。
时哉信所遇,荣悴何足言:时机来了,自然就会有所作为;荣枯变化又有什么值得说的呢?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诗人当时任江州司马。诗中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命运、人生遭遇的感慨。开头四句写舟中所见之景,表现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仰慕。“射干”二句比喻自己的处境,“顾居”、“攀附”表明自己的行为。“倚兰”二句写采兰之人,“不同”二语表明诗人的态度。后四句抒写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看法,认为只有坚守节操才能成就大业,不必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全诗语言朴实,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理。
首联“射干生高山,下临百仞渊。”写舟中所见之景。射干是一种香草,古人以“射干”比贤人。高山,象征高位或高尚品格。下临深渊,暗喻身处卑位或低贱地位。诗人以射干生在高山上、下面便是深渊为喻,形象地表明了自己所处的境遇——虽身居高位却心忧天下,虽身处卑位却志向远大。
颔联“植根得所托,顾居松柏颠。倚兰生下泽,濯濯含秋妍。挈筐入素手,不同腐草捐。”进一步展开对自身境遇的思考。“植根得所托”,意谓自己虽然身处卑微之地,但有坚实的根基可依托。“顾居松柏颠。”意谓自己虽身处高位,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逊。“倚兰生下泽,濯濯含秋妍。”意谓自己虽然生长在低洼之地,但依然保持着清香。“挈筐入素手,不同腐草捐。“意谓自己虽然处于卑贱的境地,但并不因此而放弃追求。这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坦然接受和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自信。
颈联“居潜贵自植,抚运须腾骞。”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这里所说的“潜”指的是隐居、退隐的生活状态。诗人认为自己虽然身处江湖之间,但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取得辉煌的成就。“时哉信所遇,荣悴何足言。”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性句子。诗人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他自己创造的,而不是由外界条件决定的。因此,无论他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无法改变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即使一时遭遇不幸,也不必过于担忧和悲观。因为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