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风冷雨清明节,都邑家家出城阙。担头芳醑洒荒原,纸钱满树飞蝴蝶。
新坟旧坟何累累,旧坟歌笑新坟哀。鸟啼日落人归去,依然蓬颗封苍苔。
嗟嗟人生不乐徒尔为,毵毵白发还相催。

【注释】

  1.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天气晴朗时祭祖扫墓。
  2. 都邑家家出城阙:城里的人家纷纷走出城门,指外出扫墓。
  3. 担头:挑着担子的人。
  4. 芳醑洒荒原:把美酒洒在荒野上。
  5. 纸钱:用纸做成的钱。
  6. 何累累:多么多啊。
  7. 蓬颗:蓬草,这里指坟墓。
  8. 嗟嗟:感叹词。
  9. 毵毵(sān shān):形容头发白而长的样子。
    【赏析】
    《清明》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清明节扫墓的情景,通过对扫墓者、扫墓者的动作、心情以及墓地的描写,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慨,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联“疏风冷雨清明节,都邑家家出城阙。”描写了清明节这一天,天气寒冷湿润,人们纷纷走出城门去扫墓。这里的“疏风冷雨”形容了天气的状况,也暗示了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都邑家家出城阙”则描述了整个城市的景象,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扫墓祭祀先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描绘,营造了一种肃穆、宁静的氛围。
    颔联“担头芳醑洒荒原,纸钱满树飞蝴蝶。”描写了扫墓者带着美酒来到荒野,将美酒洒在地上,然后烧纸钱,纸钱在风中飘散,就像蝴蝶在空中飞舞。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扫墓者的忙碌景象,同时也传达了他们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颈联“新坟旧坟何累累,旧坟歌笑新坟哀。”描写了新旧坟墓交错在一起,有的坟墓被歌声和欢笑声包围,而有的坟墓则显得更加凄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反映了人们在祭祀过程中的不同态度和情感。
    尾联“鸟啼日落人归去,依然蓬颗封苍苔。”描写了夕阳西下,鸟儿的叫声和人们归家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自然的感慨。这两句诗以景结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含蓄。
    杜牧的《清明》这首诗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清明节扫墓的情景,通过对扫墓者、扫墓者的动作、心情以及墓地的描写,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慨,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