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君臣社稷轻,独将大义振孤兵。
两行泪滴中原地,一点心悬五国城。
竹帛芳名今照古,庙堂遗像死犹生。
九原若遇秦奸贼,为问谁家父子荣。
《谒鄂王祠》是明代诗人韩雍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简要解析这首诗的诗句及其含义:
- 作者介绍:
- 韩雍(1422—1478),字永熙,号襄毅,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韩雍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如本首诗中对岳飞的缅怀,既体现了他对历史的尊重,也蕴含了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诗歌原文:
南渡君臣社稷轻,
独将大义振孤兵。
两行泪滴中原地,
一点心悬五国城。
竹帛芳名今照古,
庙堂遗像死犹生。
九原若遇秦奸贼,
为问谁家父子荣。诗句翻译:
- 南渡君臣社稷轻:描述了南宋时期的皇帝和臣子,在国家面临外敌威胁时,显得无力与轻视国家安危。
- 独将大义振孤兵:表达了只有通过坚持正义的大义才能振作起微弱的力量。
- 两行泪滴中原地:指岳飞等英雄在战场上流下的泪水,象征他们的壮烈牺牲。
- 一点心悬五国城:表示虽然自己身在远方,但心始终牵挂着国家的安危。
- 竹帛芳名今照古:强调英雄的名字和事迹将会被永远铭记。
- 庙堂遗像死犹生:即便逝去的英雄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精神象征。
- 九原若遇秦奸贼:如果历史中的秦奸贼(指秦桧等)再次出现,会向世人提问,谁家能有如此荣耀。
韩雍的《谒鄂王祠》不仅是对古代英雄岳飞的缅怀,也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一经典作品的理解,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以及历史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