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缆牙樯江上过,滔天烟焰起风波。
欲将一臂扶周鼎,可奈三军作楚歌。
誓死不依元日月,精忠独照宋山河。
试听惶恐滩头水,犹似当年呜咽多。

诗句:锦缆牙樯江上过,滔天烟焰起风波。

译文:在这条江面上,我乘坐着装饰华丽的缆船和牙樯,看着滚滚浓烟中,一场暴风雨席卷而来。

赏析:

  1. 诗人简介:韩雍(1422—1478),字永熙,号襄毅,明苏州府长洲人。韩雍是明代著名的官员,曾任御史、广东副使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其诗作《次李主事过惶恐滩韵》反映了他在任期间的忧国忧民情怀。
  2. 诗句解析:此句描述了诗人在江面上乘坐船只的景象,锦缆和牙樯都暗示了豪华与气派。江上的烟雾和波澜壮阔的风暴,则展现了一种气势磅礴的画面。这种景象可能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欲将一臂扶周鼎”意味着想要挺身而出,帮助国家稳定局势,但“可奈三军作楚歌”表明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军队中人心惶惶,甚至有叛变的趋势。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及个人无力回天的无奈之情。最后一句通过强烈的对比强调了诗人的坚定立场:即使面临元朝的威胁,他也不会屈服,而是要坚守自己的忠诚和信念,继续为国家的山河贡献力量。
  3.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景泰年间,当时朝廷内部矛盾激化,宦官专权,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政局的深刻认识和对国家的深切关心。
  4. 艺术手法:韩雍的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来描绘场景,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国家的忧虑。例如,“锦缆牙樯江上过”不仅形容了船只的美丽和壮观,也隐喻了诗人身份的尊贵与责任重大;“滔天烟焰起风波”则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灾害带来的紧张气氛和动荡局面。整体上,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明代诗歌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