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年输谷匪求恩,为济饥荒报至尊。
国典却须旌大义,宠章自是及高门。
峨冠博带乡闾羡,伟迹丰功竹帛存。
从此光前还裕后,清风千古动乾坤。
诗句解读与译文
“凶年输谷匪求恩”:描述了在饥荒之年,百姓们为了求得生存而不得不贡献粮食。这里的“凶年”指的是饥荒或困难时期的描述,而“输谷”则直接表达了提供粮食的行为。
“为济饥荒报至尊”:表达了通过提供粮食来帮助君王度过危机的意图,强调了其行为是出于对君王的尊重和忠诚。
“国典却须旌大义”:指出国家的法律或规定需要表彰那些出于大义行事的人们。这里的“国典”可能指的是国家的法典或者政策,而“旌大义”则意味着表彰那些符合高尚道德标准的行为。
“宠章自是及高门”:暗示了荣誉和地位的提升是因为某人的杰出成就或行为,这里“宠章”可能指的是皇帝给予的荣誉或封号,而“高门”则表示高贵的家庭或门第。
“峨冠博带乡闾羡”:表达了对那些穿着华丽服饰、佩戴着精美头饰的人的羡慕之情,这里的“峨冠博带”形容了一种庄重华丽的外表,而“乡闾”则指乡村或邻里。
“伟迹丰功竹帛存”:暗示了这些人物的事迹将被永久地记载在竹简和帛书上,以供后世学习和传颂。
“从此光前还裕后”:表达了希望通过这些人物的行为来激励后人继续发扬光大,同时为后代留下更多的财富和资源。
“清风千古动乾坤”:最后一句表达了这样的行为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如同清新的风一样触动天地,影响深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具体事件的描述,展现了人们在危难时刻的团结互助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强调了个人的行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诗中的语言精炼而富有力量,通过对具体人物和行为的描绘,传达了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责任感。此外,诗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国典”、“宠章”、“乡闾”等,也体现了诗歌所要表达的历史和政治背景。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感人的言辞,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和个人行为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