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风景最清幽,驻却双旌试一游。
绝壁有岩皆起阁,归僧无路只乘舟。
天垂庐岳擎孤柱,湖落湘江界合流。
翘首不堪东北望,思乡又感庙堂忧。

题湖口上钟岩寺

上方风景最清幽,驻却双旌试一游。
绝壁有岩皆起阁,归僧无路只乘舟。
天垂庐岳擎孤柱,湖落湘江界合流。
翘首不堪东北望,思乡又感庙堂忧。

注释:

  • 上方风景最清幽:上方指的是山顶或较高的位置,风景最为清新幽雅。
  • 驻却双旌试一游:驻表示停留,旌是古代的旗帜,这里指代官员或使者的旗帜,意味着在高处停驻并尝试游览。
  • 绝壁有岩皆起阁:绝壁意指陡峭的山壁,岩即岩石,都指代山壁上的岩石。起阁是指建筑阁楼,形容悬崖峭壁上建有阁楼。
  • 归僧无路只乘舟:归指返回,僧指僧人,无路可能是指没有道路可通,只乘舟意味着只有乘坐船才能回去。
  • 天垂庐岳擎孤柱:垂意为垂下,庐岳即庐山,擎孤柱是指支撑着一座孤零零的柱子。
  • 湖落湘江界合流:湖指湖泊,湘江即湖南的一条江河,界合流是指两河相汇合流。
  • 翘首不堪东北望:翘首表示仰望,不能忍受的意思,东北方向是中国古代方位中西方的代名词,这里的“东北望”表达了一种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 思乡又感庙堂忧:思乡表示怀念家乡,庙堂则指朝廷或官府,忧表示忧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既思念家乡又担忧朝政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之上,俯瞰下方的山水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他驻足不前,试图探索这个美丽的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
    诗中的“绝壁有岩皆起阁,归僧无路只乘舟”展现了大自然的奇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诗人用“起阁”来形容山壁上的建筑,既形象地描述了山壁的陡峭险峻,也展示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改造的智慧。而“只乘舟”则表达了归僧在没有道路的情况下只能乘船返回的现实,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诗中的“天垂庐岳擎孤柱,湖落湘江界合流”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庐山像一根孤柱直插云霄,而湘江与湖水相汇合流,形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最后两句“翘首不堪东北望,思乡又感庙堂忧”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抬头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深感国家政治的安危,担心国家的未来。这种深沉的情感和忧虑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当。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