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平沙路几程,东行未远又西行。
马头山雀飞还落,云外边烽晦复明。
宦海萍踪何日定,吴江鸥侣几时盟。
愁来苦忆陶彭泽,得向田园老此生。

【译文】

漠漠平沙路几程,东行未远又西行。

马头山雀飞还落,云外边烽晦复明。

宦海萍踪何日定,吴江鸥侣几时盟。

愁来苦忆陶彭泽,得向田园老此生。

【注释】

发云中将之宣城至阳和奉敕送敌使出境因复回辕怅然有作:诗人奉命出使,送别敌使后,又回到京城,内心惆怅,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平沙路几程:指从京城到宣城的路途。

东行未远又西行:从京城出发时是向东去的,到了宣城后又要去西边去了。

雁头山雀:指使者。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用的烟火,此处指边关战事。

宦海萍踪:仕途如浮萍,漂泊不定。一说指仕途如同大海中的浮萍一般,没有固定的归宿。

得向田园老此生:希望在乡野间终老一生,不问世事。

赏析:

这首咏怀诗,是诗人出使宣城,奉敕送别敌使,又返京后所写。全诗以“慨叹”为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忧虑与不满,以及渴望归隐田园、远离尘嚣的愿望。

首联两句,点明出使时间与地点:从京城出发时是向东去的,到了宣城后又要去西边去了;出使途中经过的地方很多,但都像平沙一样平坦,所以诗人说“漠漠平沙路几程”。这里既写出了路途遥远,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彷徨。

颔联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悲凉的边塞画卷。“马头山雀”指使者,“还落”意味着他刚从边关回来。“云外边烽晦复明”则形象地描绘了边关战况的复杂多变。这里的“烽”是指边关瞭望台上的烟火,用以警示敌人;而“晦”则表示天色昏暗或战事紧张,两者结合,既展现了边关的严峻形势,也表达了诗人对此的担忧与不安。

颈联两句,诗人以“宦海萍踪”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无奈与困惑。他深知自己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随时都可能被风浪掀翻,无法找到稳定的归宿;而“吴江鸥侣”则指的是那些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鸟儿,它们能够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享受着无尽的自由与宁静。诗人渴望能够像这些鸟儿一样,摆脱官场束缚,回归自然,过上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

尾联两句,诗人用“愁来苦忆”来形容自己内心的忧愁与思念之情。他认为,这种思念之情如同陶渊明那样深沉而长久,以至于让他难以忘怀。因此,他希望能够在田园之中度过余生,远离这繁华的世界。这里既有对陶渊明的追慕之情,也有对自己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风光、表达对仕途的感慨以及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