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雾才消路不迷,世卿持节望金闺。
惊人彩凤争先睹,满眼青山自品题。
文学不惭东里后,光华还壮大江西。
忠宣忠彦平生志,好继家声与古齐。

【注释】

瘴雾:瘴气和雾气,指南方的湿热之地。

世卿:古代高级官员的通称,这里指杨叔简。

彩凤:传说中的凤凰,这里借指才华出众的人。

东里后:指东晋谢安,字安石,有文才,曾任吏部尚书。后来他的儿子谢朗,字处士,有文学才能,与谢道韫同为“二谢”。谢家子弟以文章著称,因此称人家为“东里”,这里指杨家子孙。

江西:今江西省。

忠宣、忠彦:指宋朝忠武军节度使、宋英宗皇后的兄弟赵允让;忠烈王赵令愿,宋孝宗皇帝的弟弟。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诗人任广西提点刑狱公事期间。诗中赞美了杨叔简还朝时的风采,表达了对杨氏家族才学渊源的钦仰之情。

第一、两句是说,瘴气才消,道路不再迷蒙,而杨氏却拿着朝廷颁发的节杖,满怀信心地回到京城(靖江府)。“瘴雾”即瘴疠,南方湿热之地的病气。

第三、四句赞颂杨氏才情非凡。“争先睹”意谓人们争相一睹他的风采。“自品题”则指他自己欣赏自己的诗文书画。这两句诗用典丰富,既赞扬了杨氏的才华,又表现了杨氏的自信。

第五、六句是对杨氏家族的赞誉。“不惭”是说杨氏不愧为东晋名臣谢安之后,他的儿子谢朗也是“二谢”(东里)之一,有文学才能。“光华”指文采。“江西”泛指南方,这里代指杨氏家族。这两句诗既赞了杨氏的才学,也表明了自己对家族的景仰之情。

最后两句是说,忠诚正直的杨氏家族世代都有高尚的志向,他们好继承家风与古人一样。“忠宣”、“忠彦”分别指宋朝忠武军节度使、宋英宗皇后的兄弟赵允让;忠烈王赵令愿,宋孝宗皇帝的弟弟。“平生志”是说他们的志向是一生不变的。“家声”,旧指门第、家业或家传的声誉。“好继家声与古齐”则是说他们要继承家业,使家声与古人相等。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杨氏家族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这首诗通过赞美杨叔简,表达了诗人对家族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豪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