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分江湖老此身,不图重拜圣恩新。
世间荣落逡巡事,慎莫轻看失意人。

【解析】

1.“余”字是第一人称代词,指诗人;“窗友”是名词,指作者的朋友,这里指赵伯颙;“五月”是指五月十一日。

2.“予至钱塘宿斋吴山而伯颙已先至”一句的意思是:我到达杭州住宿在吴山时,赵伯颙已经先到了。

3.“因来叙话”一句的意思是:因此就来谈话。

4.“夜分始别”一句的意思是:深夜时分才告别。

5.“匆匆一载矣兹予统师南征经伯颙之邻封”一句的意思是:一晃一年过去了,我现在统率军队南征,经过赵伯颙的领地。

6.“亦来犒师”一句的意思是:他还特地来慰劳军队。

7.“亦以是日会于浔阳”一句的意思是:也在同一天在浔阳相会。

8.“两情相对喜而复感而伯颙又亟欲别去”一句的意思是:两人相对欣喜,又感到伤感,赵伯颙急于要离去。

9.“自分江湖老此身,不图重拜圣恩新”一句中的“自分”意思是自己打算,“江湖”指的是隐居生活,“圣恩”指的是皇帝的恩典。这句诗的意思是:自己打算隐居江湖生活,没想到重新获得皇帝的恩赐。

10.“世间荣落逡巡事,慎莫轻看失意人”一句中的“荣落”指的是升官与降职的事,“失意人”指的是有失意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世间升官与降职的事,不要轻易看不起那些失意的人。

【答案】

去岁余与窗友赵伯颙同外补五月十一日予至钱塘宿斋吴山而伯颙已先至因来叙话夜分始别匆匆一载矣兹予统师南征经伯颐之邻封伯颐亦来犒师亦以是日会于浔阳两情相对喜而复感而伯颐又亟欲别去予以口占三绝以赠(注释)①“予”“余”都是第一人称代词,指诗人;②“窗友”“伯颙”是名词,指作者的朋友,这里指赵伯颙;③“外补”是名词,指在外任职;④“五月十一日”即农历五月初十;⑤“钱塘”“斋”“吴山”都是地点名词,指诗人居住的地方;⑥“而伯颙已先至”“因来叙话”两句都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分别解释时间、原因;⑦“夜分”意思是夜里十二点;⑧“匆匆一载矣兹予统师南征经伯颐之邻封”两句是倒装句式,“兹予”为代词,指诗人;⑨“亦来犒师”意思是特地来慰劳军队;⑩“慎莫轻看失意人”意思是不要轻视那些失意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