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色亦非相,胡为此布金。
寒声知在昔,普度尚于今。
杨柳摇西土,莲花出锦浔。
皈依心自切,清夜叩禅林。

游龙山谒观音堂

非色亦非相,胡为此布金。

寒声知在昔,普度尚于今。

杨柳摇西土,莲花出锦浔。

皈依心自切,清夜叩禅林。

注释:

  1. 非色亦非相(非色),即非有形之物质。非相,即非具象形态。胡为此布金:为什么在这里布施金钱。
  2. 寒声知在昔,普度尚于今:寒冷之声知道在往昔,普度的善行还在今天。
  3. 杨柳摇西土(杨柳):杨柳树摇曳着生长在西边的土地上。
  4. 莲花出锦浔:莲花绽放如同锦绣一般。
  5. 皈依心自切:皈依佛门,内心自然坚定。
  6. 清夜叩禅林:在清冷的夜晚,敲击禅房的门,进行修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以及对修行的向往。首句“非色亦非相,胡为此布金”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即佛法超脱一切形式和表象,无需用金钱来供养。接下来的诗句继续展开这种思想,描述了寒声、杨柳、莲花等自然景象,以及内心的皈依和修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