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关山泪满衣,思乡游子欲何依。
波翻辄恐龙宫震,云暗偏怜月色微。
谩说垂杨堪蚤折,惊看独鹤故南飞。
胡床三弄谁相识,惆怅柯亭知者希。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秋柳

一曲关山泪满衣,思乡游子欲何依。波翻辄恐龙宫震,云暗偏怜月色微。谩说垂杨堪蚤折,惊看独鹤故南飞。胡床三弄谁相识,惆怅柯亭知者希。

注释与译文

  • 诗句解释: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一句“一曲关山泪满衣”,表达了诗人因身处他乡而感到的孤独和悲伤。第二句“波翻辄恐龙宫震”,描绘了海浪拍打岸边的情景,象征着动荡不安的生活状态。第三句“云暗偏怜月色微”,则通过云层遮挡月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自然的感慨。第四句“谩说垂杨堪蚤折”,意味着虽然杨柳生长迅速,但终究难逃衰老的命运。最后一句“惊看独鹤故南飞”,描述了一只孤独的白鹤向南飞翔,寓意着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自由的向往。
  • 关键词解析:在这首诗中,“秋柳”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它不仅代表了季节的变化,也象征了诗人心中的忧郁与哀愁。诗中的“胡床三弄”可能指的是一种乐器表演,而“柯亭知者希”可能是指一个知识渊博的人难以找到,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知识的追求。
  • 赏析:“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秋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感悟。诗歌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感慨。同时,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波翻辄恐龙宫震”和“云暗偏怜月色微”,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美感。

结构分析

  • 首两句:以“一曲关山泪满衣”开头,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即因身处他乡而感到的孤独和悲伤。这种情感的表达非常强烈,使得读者能够立即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中间两联:接下来的两句继续深化主题,通过“波翻辄恐龙宫震”和“云暗偏怜月色微”等自然景象的描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哀愁。这种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情感的方式,使得诗歌更加具有画面感和感染力。
  • 尾两句:最后两句“谩说垂杨堪蚤折,惊看独鹤故南飞”,则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自由的向往。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具有深度和哲理性。

创作背景与影响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韩上桂在特定时期创作的,当时他可能正处于一种生活或情感上的低谷。这种情绪的积累,最终通过诗歌的形式得以释放,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情感色彩。
  • 影响: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明代文学的一个高峰,也是中华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其影响力不仅限于文学领域,还扩展到了音乐、绘画等多个艺术门类,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秋柳》不仅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同时也展示了明代文学的独特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欣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文学作品在历史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