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知何用,屠龙讵可酬。
祇应供独玩,未得向人投。
只字堪枯眼,微言合点头。
幽斋风雨夕,落笔见千秋。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雨夕”“敝帚”来抒发自己的心绪。前两句说自己无用,只能供自己独自把玩。后两句说只有独赏才是我的志趣,不能向人献上。中间两联通过写“独赏”和“投赠”的不同,表达了自己孤高自持,不与世俗为伍的意气。末联写自己落笔有神,文章能流传千秋。
【答案】
译文:用破扫帚有什么用呢?学不成屠龙术又有何用呢?应该只供自己独自把玩,不能向人献上。
注释:敝(bì)帚 指破旧的扫帚。知何用 怎么知道有什么用途呢?屠(tú) 屠,杀;屠龙 指学习屠龙之技。讵(jù)可酬 难道可以作为酬谢吗?祇(zhī)应 只应当。供独玩 仅供自己独自欣赏。未得向人投 不能献给别人。
只字堪枯眼 一句也足以让我枯涩的眼睛润泽。微言合点头 微妙的话语,正值得我频频点头称赞。幽斋风雨夕 幽静的书斋里,在风雨之夜。落笔见千秋 挥笔之间,就可见其流传千秋的功绩。赏析:此诗题下原注:“叶梦得《避暑录话》云:‘予少尝以诗谒东坡先生,既而悔之,遂不复作。’”据此知是诗人年轻时所作。诗以“敝帚”起兴,表明自己对诗歌艺术的见解,认为诗人的才华,如同破扫帚一样无用,学不会屠龙的技术,也就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了。但是诗人却认为,即使是一把破烂不堪的扫帚,也可以供人独自欣赏,而不必去向人献宝。因此,他主张诗人应该独立不羁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不应随波逐流,附庸风雅。
诗中的“祇应供独玩”句,是诗人对当时文坛风气的一种批判。当时,一些名门大族子弟竞相追逐时俗,竞相摹仿名家,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毫无个性,毫无独创性。诗人在这里以破扫帚比喻这些人的作品,表示鄙视之情。
从“微言合点头”开始,诗人的观点发生了转变。他由否定转为肯定,认为即使是最平庸浅陋的诗句,只要作者用心良苦、独具匠心地加以推敲琢磨,也能产生令人击节叫绝的神妙之作。因此,他主张要敢于追求艺术上的独创性,不要一味地去摹仿他人、随声附和。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诗人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当时人们的认同。他认为,要想在文坛上有所作为,就必须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否则就不能脱颖而出。他主张“只应供独玩”、“未得向人投”,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只字堪枯眼,微言合点头”两句,是对诗人上述观点的具体阐述。他认为,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小词小赋,只要写得恰到好处,也会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享受。同时,他也指出,即使是最微小的词句,只要写得合乎情理、合乎逻辑,也会使人感到意味深长。
最后两句“幽斋风雨夕,落笔见千秋”,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创作的总结。他认为自己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常常独自一人沉思默想,苦苦思索如何写好一首诗。有时,他会情不自禁地挥笔写下几行诗,而这几行诗却能经得起时间的磨砺,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