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虽微技,沉含会有神。
兴来非待强,境隔若为亲。
徇象劳雕楮,得机妙斲轮。
多君怀巧思,仿佛合天真。

雨夕同叶敛之论诗赋赠其二

篆刻虽微技,沉含会有神。兴来非待强,境隔若为亲。

徇象劳雕楮,得机妙斲轮。多君怀巧思,仿佛合天真。

【注释】

  1. 篆刻:古代一种雕刻技法,用金属刀在竹木等材料上刻画出各种图案。
  2. 微技:指小技巧、小技艺。
  3. 沉含:深沉含蓄。
  4. 有神:有精神。
  5. 兴来:兴致来了。
  6. 徇象:追求形象。
  7. 劳雕楮:费力地雕刻纸张。
  8. 得机:找到了合适的时机。
  9. 妙斲轮:巧妙地雕刻车轮。
  10. 多君:对友人的称呼。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是诗人与友人叶敛之一起探讨诗歌创作的佳作。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感情。
    首句“篆刻虽微技”,诗人以篆刻为例,说明即使是微小的技巧,也要追求深沉的精神内涵。这一句既点明了题目中的“论诗赋赠”,又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诗人展开议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看法。他提到“沉含会有神”,强调诗歌创作要深入挖掘内心的感悟,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兴来非待强”,则表明诗歌创作并非刻意为之,而是随着灵感的到来自然流淌;“境隔若为亲”,则是说诗歌创作要超越现实生活的限制,寻找更广阔的心灵空间。这些观点都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高深理解和独特领悟。
    诗人转向具体的创作过程,“徇象劳雕楮,得机妙斲轮。”这里,诗人通过对篆刻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歌创作的过程。他通过努力雕刻纸张,找到了合适的时机,巧妙地完成了作品。这一过程既展现了诗人勤奋努力的精神风貌,又展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精湛技艺。
    诗人将个人的创作经验与友人进行交流,“多君怀巧思,仿佛合天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之情。他认为朋友具有巧思和天赋,能够将诗歌创作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这不仅是对友人才华的认可,也是对整个诗歌创作领域的一种期许和鼓励。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它既是一首赠诗,也是一首关于诗歌创作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