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阁波光远,山亭翠色微。
樵歌来别径,文酒度清晖。
地苦竹从瘦,潭深鳜故肥。
主人浑无着,鸥鸟自忘机。
译文
水阁波光映照得很远,山亭周围景色翠绿而微暗。
樵夫的歌声从别径传来,文酒飘荡在晴朗的阳光下。
竹园里竹子长得很瘦,潭水中鳜鱼却十分肥硕。
主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带走,鸥鸟也忘记了机巧。
注释
水阁(Geduo):指水上建的小楼或亭台。
波光:水面上波动的光。
山亭(Shanting):指山上的亭子或小楼。
翠色:绿色。
别径:分别的路。
文酒:文质彬彬的人所饮的美酒。
清晖:晴朗的阳光。
地苦竹从瘦:竹子因为土壤贫瘠,长得瘦弱。
潭深鳜故肥:池塘的水深,因此养的鳜鱼特别肥美。
无着:什么都没有带走,形容贫穷。
鸥鸟自忘机:鸥鸟自由自在,忘却了一切机巧和算计。
赏析
朱叔祥的《虹山园三首》描绘了虹山园的自然风光和宁静氛围。第二首诗通过对水阁、山亭、别径、文酒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水阁波光远,山亭翠色微”两句通过描绘水阁和山亭的美丽景色,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里的波光和翠色,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安详。
“樵歌来别径,文酒度清晖”两句则通过樵夫的歌声和文酒,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歌声和文酒,不仅是物质的享受,更是精神的慰藉。它们让人们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享受了一份难得的宁静和自由。
“地苦竹从瘦,潭深鳜故肥”两句则通过描绘竹子和鳜鱼的生长状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这里的竹园和潭水,不仅仅是自然的元素,更是诗人内心的写照。竹林虽然生长在贫瘠之地,但依然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潭水虽然深邃,但养的鳜鱼却异常肥美。这些现象让诗人联想到了人的生活状态,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应该保持一颗坚韧的心和一颗善良的心灵。
“主人浑无着,鸥鸟自忘机”这两句则是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主人虽然贫穷,但并没有被困境所困扰,反而能够与鸥鸟一起自由地生活。这种境界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更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深刻理解和领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描绘了虹山园的自然风貌和宁静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