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满重城,晓策西南辔。
寂寞凤凰台,凄清瓦官寺。
竹色净禅房,葳蕤锁深翠。
几树杏花红,馀英布初地。
高阁既虚明,层轩亦幽邃。
老僧逢白头,共话前朝事。
刻画何年碑,上有升元字。
午梵闻山钟,清贡修香糒。
一到空尘缘,再到空妄累。
嘈嘈濯龙门,喧喧动车骑。
何似此中游,独往有深致。

【注释】

①重城:重重的城墙。瓦官寺在长安西。晓策:清晨策马出发。西南:指西南方向。辔(pèi):缰绳,驾驭牲口用的长绳。②寂寞:寂静无声。凤凰台:在长安城内。瓦官寺附近有凤凰台。③葳蕤:繁密而茂盛的样子。锁:把门或窗上的横木上端插入下端的插销。深翠:形容竹色深绿、幽暗,这里指竹叶茂密。④几树:几棵。余英:落花未全凋谢的花瓣。⑤空尘缘:佛教语,指一切世间纷扰和烦恼。空妄累:佛教语,指一切无稽不实之事。⑥嘈嘈:水声。濯龙门:指瀑布流过的地方。喧暄:喧闹嘈杂。⑦何似:怎样比得上。此中游:在这里游玩。⑧清贡:香名。修香糒(fàn):烧香时所用的一种香料。⑨老僧:年老的和尚。逢白头:头发已白。⑩刻画:雕刻文字。碑:刻碑。升元: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的年号之一,即开元元年(713年)。①午梵:中午时诵经的声音。闻山钟:听到山林中的钟声。清贡:指佛事活动。修香糒:烧香时所用的一种香料。①一到空尘缘:一旦到达了超脱尘世的境界。一说,“一”字误作“又”,意思是又一次来到此地。空尘缘:超脱尘缘,脱离凡俗。空妄累:超脱世俗纷扰,解除烦闷。⑩噪嘈:水流声。龙首山: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北,有龙潭水,水势汹涌,瀑布飞泻,十分壮丽。濯龙门:泛指瀑布。喧喧:车马往来喧闹的声音。动车骑:使车骑受到惊动。⑩何似:如何比得上。此中游:在这里游玩。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写诗人在春日重游瓦官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韵味。

开头两句“烟雨满重城,晓策西南辔”,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的古城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古老城市的深深眷恋之情。接着“寂寞凤凰台,凄清瓦官寺”,通过对凤凰台和瓦官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心中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竹色净禅房,葳蕤锁深翠”,以竹色之净和深翠来形容禅房之雅致与幽静;“几树杏花红,馀英布初地”,则通过杏花之红与余英之布来展现春天的气息与生机。这些诗句都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上,而是继续展开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高阁既虚明,层轩亦幽邃”,通过高阁和层轩的描写,表现了他对于生活态度的认识——既要追求高远的理想,也要注重实际的生活;既要有宽广的视野,也要有深邃的内涵。

诗人将视线转向了世俗世界。“老僧逢白头,共话前朝事”,通过描述老僧和自己的交流,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刻画何年碑,上有升元字”,则通过刻画年代久远的石碑,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思考;“午梵闻山钟,清贡修香糒”,则是通过听闻山中的钟声和烧香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以及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