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棹倚江湄,湄寒透敝衣。
喜瞻星斗拱,愁见雁南飞。
日减晁生智,年多伯玉非。
菁莪无寸补,碌碌笑忘归。

阁棹倚江湄,湄寒透敝衣。

喜瞻星斗拱,愁见雁南飞。

日减晁生智,年多伯玉非。

菁莪无寸补,碌碌笑忘归。

注释:

  • 阁棹:指在船上划桨。
  • 倚江湄:靠在江边。
  • 湄:江边。
  • 寒透:形容寒冷穿透衣物。
  • 喜瞻星斗拱:喜欢抬头仰望繁星和北斗七星。
  • 愁见雁南飞:担心看到大雁向南飞去。
  • 晁生智:晁错的才智。
  • 伯玉非:不是伯玉(古代贤人)的品质。
  • 菁莪无寸补:用菁莪比喻贤人,没有一丝一毫的补充。
  • 碌碌:平庸,平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之作。诗人以“阁棹倚江湄”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站在江边,依靠着船桨的情景。这里的“倚”字,既表现了诗人对江边的依恋,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着,他转而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喜瞻星斗拱,愁见雁南飞。”这里,“喜”与“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矛盾的情感世界。

“日减晁生智,年多伯玉非。”这两句诗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用“日减”和“年多”来表达岁月无情,自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轻时代的怀念与遗憾。这种感慨不仅源于对个人能力的反思,也反映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接受。

“菁莪无寸补,碌碌笑忘归。”这句诗以菁莪为喻,意指贤者如菁莪一般,虽有着深厚的道德修养和才能,但在世俗的眼光中却显得微不足道。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贤者的讽刺和嘲笑,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结尾处,“碌碌笑忘归”,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淡,以及对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贤者的评价,展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