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少僧多戒,流环地若丸。
江涵龙钵润,月浸佛衣寒。
罨画孤吟壮,晴明四望宽。
谁将牙侩语,容易诮杨蟠。
【注释】
①题金山寺:在今江苏镇江市。
②尘少僧多戒,流环地若丸:言寺庙僧人很少,但佛教戒律却十分严格;寺庙周围环绕着的江水宛如玉璧一般晶莹剔透。
③龙钵润:龙王之钵被润泽,指雨水滋润了龙王之钵。
④佛衣寒:指月光映照出佛衣上的影子,显得冷清而幽静。
⑤罨画孤吟壮:以“罨画”指寺庙,“孤吟”指僧人独自吟诵。
⑥晴明四望宽:天气晴朗时可以放眼远望四方辽阔之地。
⑦牙侩语:指商人的言辞,这里暗指那些不守本分、投机钻营之人。
【赏析】
这首《题金山寺》是一首咏古讽今之作。全诗通过描写寺庙和周围环境,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对世俗纷争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佛法真谛的追求。
首句“尘少僧多戒,流环地若丸”,描绘出了寺庙周围的宁静祥和氛围。尘少意味着没有世俗纷扰的干扰,而僧多则暗示出佛法的力量与威严。这里的“戒”并非指佛教戒律本身,而是比喻寺庙中的僧人所持守的戒律之严格。同时,这句还巧妙地运用了“流环”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寺庙周围江水的流淌形态,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江涵龙钵润,月浸佛衣寒”,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寺庙内部的景物。龙钵被润泽,佛衣被月光映照,呈现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画面。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寺庙内部环境的清雅之美,更通过“龙钵”、“佛衣”等元素的运用,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境界。
“罨画孤吟壮,晴明四望宽”,诗人转而关注到寺庙周边的自然景观。“罨画”指的是寺庙的建筑或壁画,而“孤吟”则指僧人独自吟诵的情景。这里的“壮”字既形容了景色的壮丽,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晴明四望宽”则进一步拓展了视野,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谁将牙侩语,容易诮杨蟠”一句,诗人再次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质疑那些不守本分、投机钻营之人,认为他们的话语过于浅薄而不值得一提。这里的“牙侩语”暗指那些商人的言辞,而“诮杨蟠”则是对那些自命不凡、自以为是的人的一种嘲讽。
这首《题金山寺》通过描绘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以及寺庙内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真谛的坚守与追求。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世俗纷争的反思与批判,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