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唐肆马纷纷,闲把彭殇折半分。
只有庄生能远此,岂徒颜子不如君。
五旬万有八千日,十分多拚三四人。
况在宗祧遗德下,不经微贱不经贫。
【注释】
哭从兄弟铁峰八首:这是杜甫写给自己的诗。“哭”是哀悼;“从兄弟”,即堂兄弟们;“铁峰”,指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永王李璘,因谋反事发而死于狱中。“八首”,指八段。每句下用数字标出,共八段。
折半分:一半。“折”是减的意思。
庄生:庄子。“庄生”指庄子的学说。
颜子:颜回,孔子的学生,名回,字子渊。“颜子”指颜回。
宗祧遗德:指唐玄宗对唐朝皇室后代子孙的恩德。“宗祧”是宗庙和山陵;“遗德”是指遗留下来的美好德行。
微贱:指地位低贱的人。“微贱”指地位低下。
【赏析】
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写给他的堂兄弟、被害的永王李璘的挽诗。
第一首写永王谋反事发,作者为死者吊丧。“彭殇”是道家语,“彭殇”指彭祖与殇子,都是古人所说的短命者。“折半分”意谓自己与永王一样死去一半。
颔联说,只有庄周能超脱生死之迷,但作者却不如颜回,所以不如颜回。颜回是孔子的学生,名回,字子渊,他好学不倦,为人谦虚有礼,以“三月不知肉味”形容专心致志于学习。“颜子”,指颜回。这两句是说,作者虽然也像庄子那样超脱了世俗名利的纠缠,但是却没有像颜回那样能够达到忘情物我的境界。
颈联写永王遇害的时间。“五旬万有八千日”,即五年多的时间;“八万四千人”,指永王身边侍从、将领等随行人员,加上家属,共有八万多人。这里暗用《论语·宪问》“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孔子曰:‘四时不时,而百姓不获焉,君子无所施其才。”的典故,说明唐王朝的灭亡,是由于君主不能及时施政所致。
尾联写自己处境之悲苦。“况在宗祧遗德下,不经微贱不经贫”,意思是说,何况我还蒙受朝廷的遗德,不是出身微贱就是生活贫困。这里又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的话:“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表明自己虽身遭国难,仍不忘君恩,不图富贵,甘受贫困。
此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当时诗人正在洛阳。安史之乱即将爆发之际,他写了这首诗寄给堂弟永王李璘,劝勉他不要谋反作乱。全诗感情深挚,语言简练,意境高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