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斜云淡远山低,三月王孙草色萋。
一叶频繁明月峡,六年流恋浣花溪。
盐齑有味名还薄,木铎无功道未西。
何日濯缨江海去,石床藤枕对凫鹥。
注释:
- 日斜云淡远山低,三月王孙草色萋。
日斜:太阳偏西。云淡:云层稀薄。远山低:远处的山峰显得低矮。萋:繁盛的样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夕阳西下,云层稀薄,远处的山峰显得低矮,而三月的王孙(贵族公子)正在欣赏满眼翠绿的草地。
- 一叶频繁明月峡,六年流恋浣花溪。
一叶:一片树叶。频繁:形容数量多,此处指树叶飘落。明月峡:地名,位于今四川奉节县境内。浣花溪:在成都市西门外。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明月峡看到的落叶景象,以及他在这里度过了六年的时光,对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
- 盐齑有味名还薄,木铎无功道未西。
盐齑:咸菜。木铎:古代用来宣布政教的器具,这里借指官署。有味:虽然味道鲜美,但名声却不响亮。名还薄:名声不显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认为即使生活得再好,如果名声不显扬,那么一切都是空的。
- 何日濯缨江海去,石床藤枕对凫鹥。
濯缨:洗帽,表示要辞官归隐。江海去:指辞官后要去江海之间。石床藤枕:用石头和藤条做的床,非常简陋。对凫鹥(fú yī):面对水中的鸥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渴望有一天能够离开尘世,去到江海之间的清静之地,过上一种简朴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忠州(今重庆忠县)所作,反映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描绘了春日的景色,通过“日斜云淡远山低”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美好。颔联则以“一叶频繁明月峡,六年流恋浣花溪”两句,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过去的无尽回忆。颈联“盐齑有味名还薄”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得很开的态度,又透露出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尾联“何日濯缨江海去”更是直接表达了他的隐居之志,希望脱离世俗的纷扰,过上自由自在的隐士生活。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杜甫式的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