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展敬湘妃庙,千古荒凉枕碧流。
擎日古松皆错落,空山遗像自潇飕。
苍梧道远心长苦,斑竹丛中湿未收。
留得万年香火在,落花啼鸟自春秋。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湘妃庙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悠久历史和沧桑变迁的感慨。
“谒湘妃庙”四句描述了作者前往湘妃庙的情景。焚香展敬,表达了作者对湘妃庙的尊敬;千古荒凉,反映了湘妃庙的历史沉淀;枕碧流,描绘了湘妃庙周围的自然景色;擎日古松皆错落,展示了湘妃庙周边的自然风光,古松参天,错落有致。
“苍梧道远心长苦”四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湘妃庙的感情。苍梧道远,意味着湘妃庙距离作者遥远,难以到达;心长苦,表达了作者对湘妃庙的情感寄托,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
“斑竹丛中湿未收”四句,描绘了湘妃庙周边的自然环境。斑竹丛中湿未收,描绘了湘妃庙周围斑竹茂密的景象;留得万年香火在,表达了湘妃庙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落花啼鸟自春秋,描绘了湘妃庙周围四季变化,落花飘零,鸟儿啼叫,展现了湘妃庙四季如春的美丽景象。
全诗以“赏析”结束。通过对湘妃庙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湘妃庙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湘妃庙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通过对湘妃庙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湘妃庙的美景和文化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湘妃庙之中,感受到它的悠久历史和沧桑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