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几到赵家围,每到围前泪欲挥。
已有平田从水出,却无流客异乡归。
新堤近见黄牛迹,低畔还多白鹤飞。
最怪老农解春事,挥锄犹欲向渔矶。

【注释】

(1)勘圩: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附近,是赣江的一条支流。赵家围:在江西新建县东北,赣江下游。宋建炎二年(1128),赵鼎派兵守御于此,筑有土围,因称赵家围。此诗即写于此时。

(2)“一年几到”二句:言自己每年几次来到此地,每次见到赵家围前都有感而泣。

(3)“已有平田”二句:谓赵家围一带已变成良田,却无流客归故里。流客,指因战乱、饥荒等被迫流离失所的人。

(4)“新堤”二句:说近处新修的堤坝上,黄牛蹄迹斑驳可见;低处的岸边,白鹤飞翔频繁。

(5)“最怪”二句:说最使诗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老农仍像解春耕那样,挥动锄头,准备下地耕作。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在江西新建一带任地方官时所作。

开头四句写景,首句叙事,中间两联写景,末句叙事,全诗结构谨严,脉络清楚,层次分明。

“勘圩”是地名,也是古水名。《太平寰宇记》载:“赣州新建县东北一里有圩,一名勘”,《江西通志》载:“在县东北三十里,一名赣口”。《一统志》又作“赣江”。

“勘圩”是赣江的一段,位于江西省北部。这里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较高,水流湍急。作者从“勘圩”赴任途中,经临川、南城至“勘圩”,再由“勘圩”往东行,到达“赵家围”。一路上所见都是山丘和流水。

第一句叙事,“一年几到赵家围。”说明作者在“勘圩”任内,每年都要来这裹几次。“每到围前泪欲挥”,是说自己每次来到赵家围,都情不自禁地流泪,似乎赵家围就是他的伤心地。

第二、三句写景。“已有平田从水出,却无流客异乡归。”两句对仗很工整,且用意深刻。前一句说,经过治理的河水改道后形成的良田从水面露出,后一句说,由于战乱等原因而流落他乡的人没有回来。两句合看,既是实写,又有比喻的意味,意思是说,经过治水的工程,已经形成了一片片肥沃的农田,可是那些因为战争或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人却依然没有回来。

第四、五句写景。“新堤近见黄牛迹,低畔还多白鹤飞。”两句是对仗十分工整,且用笔细腻,富有画意。前一句写新修的堤岸上有黄牛的蹄迹,说明当地农民正在耕田种庄稼;后一句写低洼的地方有很多白鹤在飞舞,表明当地的景色优美,空气清新。

第六、七句写景。“最怪老农解春事,挥锄犹欲向渔矶”,这句是说最使诗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老农仍像解春耕一样挥动锄头,准备下地耕作。“渔矶”即渔人捕鱼用的石矶。这两句是说,这些老农们仍然像春天播种一样,把土地翻耕一遍,准备播种庄稼。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勘圩”赴任途中所见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艰辛生活与辛勤劳动的同情和赞扬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特点和农民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