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路践寒雪,凌厉薄征衣。
感时重慷慨,萍海各驱驰。
顾尔鸿鹄侣,羁此鹪鹩枝。
达士安所遇,宁能道戚施。
分别岁且暮,悠悠鬓欲丝。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手法分析即可。
本题共四句诗,从“遵路践寒雪”到“宁能道戚施。”是全诗的脉络,其中“凌厉薄征衣”中的“凌厉”写出了诗人在严寒中前行的艰辛,体现了其不畏艰难困苦的豪迈气概;“感时重慷慨”中的“慷慨”写出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愤世嫉俗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切,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萍海各驱驰”“达士安所遇”中的“萍海”比喻漂泊无定的生活,“达士”指有才能的人,这里既写出了诗人自己的境遇,也表明了自己心志高远、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宁能道戚施”一句中的“戚施”指小人,诗人认为只有像自己这样有才德的人才能摆脱小人的干扰,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于小人的憎恶之情,也表明了诗人坚持正义、鄙视邪恶的高尚品格。
【答案】
诗句释义:
遵路践寒雪,凌厉薄征衣——遵循道路踏着寒冬里结满冰霜的积雪前行,穿着单薄的衣衫抵御寒气。
感时重慷慨,萍海各驱驰——感慨时光易逝而人事多变,我们就像飘泊海上的孤舟一样各自奔波。
顾尔鸿鹄侣,羁此鹪鹩枝——看着你这样的高飞之鸟,却被羁绊在这小小的树枝上。
达士安所遇,宁能道戚施——才华横溢的人会有什么遭遇呢?又怎能被那些小人纠缠不清呢?
分别岁且暮,悠悠鬓欲丝——离别之时已至深秋,不知不觉间鬓发也开始泛白,岁月催人老去。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朋友旅途中的情景和心理活动,来抒发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写景,“遵路践寒雪”写出了朋友跋山涉水,不畏艰险地前行的情景,“凌厉薄征衣”则写出了诗人在严寒中前行的艰辛,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困苦的豪迈气概,“感时重慷慨,萍海各驱驰”两句,写诗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愤世嫉俗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切,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颔联写友情,“顾尔鸿鹄侣,羁此鹪鹩枝”两句,写诗人在朋友即将离去之际,看到朋友如同高飞之鸿鹄,却被困于小小鹪鹩之枝,这是多么让人感到惋惜的事情啊!“鸿鹄”比喻志向远大的贤者,“鹪鹩”指小鸟,比喻才能低下的人。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未来前途的担忧与关心。“达士安所遇,宁能道戚施”——才华横溢的人会有什么遭遇呢?又怎能被那些小人纠缠不清呢?这句话更是将诗人对于朋友的关心推向了高潮。
颈联写惜别,“分别岁且暮,悠悠鬓欲丝”——离别之时已至深秋,不知不觉间鬓发也开始泛白,岁月催人老去。这句诗以时间推移为线索,生动地描绘了朋友即将离别时的场景,同时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尾联抒发感慨,“宁能道戚施”——才华横溢的人会有什么遭遇呢?又怎能被那些小人纠缠不清呢?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未来前途的担忧与关心。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